书契千年非细故,祖龙一炬无遗。
鲍鱼乱臭未为奇。
阿房穷侈丽。
不久已灰飞。
谁举咸阳三月火,须知秦项同归。
天亡何用泣虞兮。
请看檐溜水,点滴不差移。
【注释】
书契:指文字。契,古代契约的木片。千年:指很久远。祖龙:指秦始皇,秦始皇在位时,曾焚毁百家之言,并建阿房宫。阿房:即阿房宫,又名阿阁,位于陕西西安市南,是秦代最大的宫殿。穷侈丽:极其奢侈华丽。不久已灰飞:不久,阿房宫便被大火烧毁,化为灰烬。谁举咸阳三月火:谁能够举起三个月的时间?这里指的是项羽。秦项同归:意思是说秦朝灭亡了,项羽也完了。天亡何用泣虞兮:上天要灭掉的是虞姬,又何必哭泣呢?虞姬是项羽的妻子,也是西楚霸王的宠妾,后来被范增所谗,劝项羽杀她,项羽不忍。
【赏析】
此诗咏史,以讽刺的口吻写历史兴亡之变。
首句“书契千年非细故”,言文字记录的历史是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绝非偶然。“祖龙一炬无遗”句,借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事,讥笑他为了自己的权力和私利,不惜毁掉千古流传的文字和典籍。“鲍鱼乱臭未为奇”,言即使鲍鱼发臭也不算什么奇怪的事情。这两句都是对秦始皇的讽刺之词。接着两句,诗人又把笔锋转向阿房宫。“阿房穷侈丽”是说阿房宫极尽奢华之能事,富丽堂皇。“不久已灰飞”则说它最终毁于大火。“谁举咸阳三月火”,指项羽火烧阿房宫的事。“须知秦项同归”一句,既是点题,又是议论,指出项羽与刘邦一样,都是失败者,最后都是身死国亡。“天亡何用泣虞兮”一句,意谓秦亡后,虞姬死去,项羽自刎乌江,天下大乱。这些内容都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有可贵之处。全诗采用对比的手法,先从正面写到反面,然后加以反衬。这种写法使作品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和震撼力。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