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余则非也,多情重诺,爽直不羁,转因之为累。况吾父稼夫公慷慨豪侠,急人之难、成人之事、嫁人之女、抚人之儿,指不胜屈,挥金如土,多为他人。余夫妇居家,偶有需用,不免典质。始则移东补西,继则左支右决绌。谚云:“处家人情,非钱不行。”先起小人之议,渐招同室之讥。“女子无才便是德”,真千古至言也!余虽居长而行三,故上下呼芸为“三娘”。后忽呼为“三太太”,始而戏呼,继成习惯,甚至尊卑长幼,皆以“三太太”呼之,此家庭之变机欤?
乾隆乙巳,随侍吾父于海宁官舍。芸于吾家书中附寄小函,吾父曰:“媳妇既能笔墨,汝母家信付彼司之。”后家庭偶有闲言,吾母疑其述事不当,仍不令代笔。吾父见信非芸手笔,询余曰:“汝妇病耶?”余即作札问之,亦不答。久之,吾父怒曰:“想汝妇不屑代笔耳!”迨余归,探知委曲,欲为婉剖,芸急止之曰:“宁受责于翁,勿失欢于姑也。”竟不自白。
诗句
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余则非也,多情重诺,爽直不羁,转因之为累。况吾父稼夫公慷慨豪侠,急人之难、成人之事、嫁人之女、抚人之儿,指不胜屈,挥金如土,多为他人。余夫妇居家,偶有需用,不免典质。始则移东补西,继则左支右决绌。谚云:“处家人情,非钱不行。”先起小人之议,渐招同室之讥。“女子无才便是德”, 真千古至言也!余虽居长而行三,故上下呼芸为“三娘”。后忽呼为“三太太”,始而戏呼,继成习惯,甚至尊卑长幼,皆以“三太太”呼之,此家庭之变机欤?
译文
人生的起伏不定,为什么而来呢?往往是因为自己的错误啊,而我并非如此,我多情重诺,性格爽直而不拘小节,反而因此受到拖累。更何况我父亲稼夫公慷慨豪侠,急人之难、成人之事、嫁人之女、抚人之儿,指不胜屈,挥金如土,多为他人着想。我们夫妻在家,偶尔需要用钱,不得不典当物品。起初只是东挪西凑,后来连左借右凑的余地都没有了。俗话说:“处家之道,没有钱是不行的。”开始时起了小人的议论,渐渐地招来了同室人的讥笑。“女子无才便是德”,真是千古至理名言啊!我虽然年纪大,却在家里排行第三,所以大家都称呼我为“三娘”。后来忽然被尊称为“三太太”,“三太太”这个称呼最初只是戏称,但后来逐渐成了习惯,甚至尊卑长幼都以“三太太”相称,这真是家庭中变化的关键因素吧!
注释
- 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 人生的起伏不定,是什么原因导致呢?
- 往往皆自作孽耳,余则非也: 我并非如此,我的很多行为都是无意造成的。
- 多情重诺,爽直不羁,转因之为累: 性格多情重诺,性格爽直而不羁绊,反而因此受到拖累。
- 况吾父稼夫公慷慨豪侠,急人之难、成人之事、嫁人之女、抚人之儿: 况且我父亲稼夫公慷慨豪侠,急人所难、助人事成、嫁人女儿、抚养人家孩子等。
- 吾妇病耶?: 是我妻子生病了吗?
- 余即作札问之: 我立即写了一封信去询问她。
- 亦不答: 她也没有回答。
- 吾翁怒曰: 我父亲生气地说。
- 宁受责于翁: 我宁愿接受责备父亲。
- 勿失欢于姑也: 不要失去和姑母的和睦关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主人公在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和困惑,以及他对这种生活状况的无奈与反思。诗中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展示了他的自我认识和对家庭角色的理解。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的现实,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因经济压力而产生的矛盾。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内心的独白,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挣扎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