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愁生,赖有此、枕中之夜。我梦见、大千境界,无非假者。花月春江堪舞蝶,烟波瀚海能骑马。尽神游、万里姿逍遥,阆风野。
邯郸道,何潇洒。阳台下,何妖冶。但逢场作戏,机心都化。乌有先生相对好,亡何乡里归休罢。奈一声、鸡唱又天明,愁来也。

【注释】

①王文成:王导。郭景纯:郭璞,晋代文学家、训诂学家,有《游仙诗》等著作。梦:这里指梦境。②王导之奸:指王导的阴险。反:反而。③为:因为。④枕中之夜:枕头里度过的夜。⑤大千境界:佛经所说三千大千世界。⑥假者:虚假不实的人或物。⑦花月春江:指春天的江上景色。⑧烟波瀚海:指浩瀚的大海。⑨阆风野:指天上飘忽不定的云气。⑩邯郸道:邯郸,战国时赵都,今河北邯郸市。⑪乌有先生:即无有先生(庄子),传说他曾梦见自己变成了鸟,从南海飞到北海去,见海之大无边无际。⑫亡何乡里归休罢:不久又回到家乡休息罢了。⑬奈:无奈。⑭鸡唱:鸡鸣报晓的声音。⑮愁来也:烦恼袭来了。

【译文】

每天总是忧愁生起,赖有此,枕中之夜。我梦见大千世界,没有不是虚假的人和物。花月春风江上可舞蹈,烟波浩渺海上可骑马。尽自由神游万里,逍遥自在,阆风野中遨游。

邯郸道边潇洒飘逸,阳台之下妖冶多姿。但逢场作戏,机心都化,乌有先生相对好,不久又回归家乡休罢,无奈鸡叫天明,烦忧袭来。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词,作者在梦中游历到了一个虚幻的境界,并由此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与现实相反,因此感叹世事无常。

首句“日日愁生”四字总领全词,表明了词人所处环境的现实状况。“赖有此,枕中之夜”,则表明了词人所处境遇的无奈,只能以梦来逃避现实的忧愁。下一句“我梦见大千境界,无非假者”,则表达了词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花月春江堪舞蝶,烟波瀚海能骑马”,则是对现实世界中的美好景象的具体描写,表现了词人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之情。而“尽神游,万里姿逍遥,阆风野”三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词人在梦中的逍遥自在,以及梦中所见的仙境之美。

“邯郸道,何潇洒。阳台下,何妖冶。”两句则是对现实世界的进一步否定。词人认为在现实中是无法找到如此轻松自在、潇洒飘逸的境界的,只能在梦中才能体验到这种境界。“但逢场作戏,机心皆化”,则是对现实世界中人们的心态的一种讽刺,指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都是处于一种游戏的状态之中,失去了真正的自我。“乌有先生相对好,亡何乡里归休罢”,则是对现实世界中的名利观念的批判,认为人们追求名利只会使人丧失自我,最终只能回归到乡里中去。

最后两句“奈一声,鸡唱又天明,愁来也”,则是对整个梦境的终结。词人意识到现实终究是不可逃避的残酷现实,于是只能接受现实的现实,面对现实的生活。然而,现实的无情却让人无法忍受,只有通过梦境来逃避现实的痛苦。然而,梦境终究是虚幻的,当现实再次到来时,又会带给词人无尽的痛苦与困扰。

这首词以梦境为线索,通过对梦中世界的描写与反思,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词人也借此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领悟,使整篇作品充满了哲学意味与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