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山下,映明妆十里,粉红蛾绿。中有仙姿犹独立,淡比霜前白菊。听说新春,笙箫十院,并唱乘鸾曲。钗声花气,只愁消尽君福。
当日鹤市曾游,馆娃人一笑,许迎金犊。五夜西风三月雨,惆怅看花杜牧。山影眉同,波光眼似,君笑吾当哭。此情休问,铜荷泪飐残烛。
卧龙山下,映明妆十里,粉红蛾绿。中有仙姿犹独立,淡比霜前白菊。听说新春,笙箫十院,并唱乘鸾曲。钗声花气,只愁消尽君福。
最爱花耽酒,多愁善哭。近借一枝栖茂苑,触眼吴宫麋鹿。
卧龙山下,映明妆十里,粉红蛾绿。中有仙姿犹独立,淡比霜前白菊。听说新春,笙箫十院,并唱乘鸾曲。钗声花气,只愁消尽君福。
当日鹤市曾游,馆娃人一笑,许迎金犊。五夜西风三月雨,惆怅看花杜牧。山影眉同,波光眼似,君笑吾当哭。此情休问,铜荷泪飐残烛。
卧龙山下,映明妆十里,粉红蛾绿。中有仙姿犹独立,淡比霜前白菊。听说新春,笙箫十院,并唱乘鸾曲。钗声花气,只愁消尽君福。
最爱花耽酒,多愁善哭。近借一枝栖茂苑,触眼吴宫麋鹿。
【注释】 梨花:指女子,多情。 粉月帘栊:形容女子的娇媚。 一色蒙蒙(méng méng):花的颜色。 “个人恰与花相似”:比喻自己和女子相像。 “笑里颦中”:意思是说女子的笑容中有忧愁的意思。 阁后屏东:指的是楼台、庭院。 【赏析】 《采桑子·梨花羞作多情态》是南宋词人吴文英所写的一首咏物词。此词上片写女子的娇美之态,下片写女子的柔情密意。全词以梨花喻女子
【注释】 浓香密翠:浓郁的香气和茂盛的绿色。 一霎:一会儿,片刻。 双鬓淡烟双袖泪:形容离别时的愁苦之状。鬓:发际边的毛发。 相别月明帘内:分别时,月光洒在帘内。 红桥已似天涯:形容别离后,两地相隔遥远。 况他桥里人家:何况那桥边人家。况:更何况。他家:指所分离的人的家。 恹恹:形容心情郁闷,不欢畅。 两地黄花:两地飘零的秋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离别丈夫之作,通过描写一个女子在秋天的夜晚
【注释】 ①无事二首:这是第二首。 ②蜡屐:用蜡制作的鞋子,可以防滑。 ③一径树交花二色:意思是说一条小路上,两边的树木上开满了两种颜色的花朵。 ④两村溪隔鸟同音:意思是说两座村子之间有一条小溪,溪水里游弋着许多同一种颜色的鸟儿,它们发出的声音相同。 【赏析】 《望江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一个幽静美丽的山村景色,并表达了诗人闲居山林时的恬淡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句释义】: 1. 岸影荒沙阔,波声脱叶寒。 注释:岸上的轮廓映衬在广阔的沙地上,波浪的声音仿佛是从树叶中脱落的。 赏析:诗中的“岸影”和“波声”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氛围。 2. 模糊红影入秋山。 注释:模糊的红色影子进入了秋天的山中。 赏析:这里的“模糊红影”可能是作者想象中的船只或者行人的影子,而“秋山”则暗示了季节的变化,秋天的山林景色给人一种深深的感触。 3
【注释】 润州:今江苏镇江市。铁瓮城:即金山寺,位于润州城外。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六代江声沈建业:六代指南齐、梁、陈、隋、唐、五代吴越国,这里泛指长江。二分月色冷扬州:扬州为古扬州郡,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是江南地区重要的文化古城,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商业都会。 【赏析】 此词写于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时作者因政治原因被贬为“江东路转运副使”
谒金门·春雨 春雨绵绵,一只孤鸿在雨中飞过。 梦中飘渺,灵魂仿佛要离开身体。 暗烟笼罩着草树,湿漉漉的道路显得更加湿滑。 帘幕被雨水打湿,香气难以穿过。 忽然看到秋千的角落挂着露珠, 让人感到寒心又伤心,黄昏时分的冷食让我无法平静。 注释: 1. 谒金门:这是一首词牌名,属于宋词的一种格式。 2. 天垂处:天空的边缘或高空。 3. 一只孤鸿:一只孤独的大雁。 4. 劈雨:冲破风雨。 5.
诗句解读与释义: 1. 赤叶明苔径,斜阳淡药房。 —— 描述了一条被红色落叶和苔藓覆盖的小径,旁边是一些散发着微光的药店,暗示着时间或地点的变化。 - 赤叶: 红色的叶子,可能指的是秋天的叶子,也可能是某种植物的红色叶片。 - 明: 明亮、显眼。 - 苔径: 苔藓覆盖的小径,给人一种自然、原始的感觉。 - 斜阳: 夕阳斜照的样子。 - 淡药房: 淡淡的药香弥漫在空气中,可能是药店或者某个特定场景
【注释】 惜分飞:词牌名。又名“惜春光”“惜春草”。 花里东风:指春天的景色。 人与春光同去:指人们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离去。 天写分离谱:天上的云彩像被分割开来。 落红亭子:落红,落花。亭子,古代建筑形式的一种。 青烟渡:形容暮色中的景象。 倚遍阑干:倚遍,指在栏杆上徘徊。 杳杳:形容遥远的样子。 帆移远渚:船帆移动到了远处的小岛或沙洲上。 毕竟人无据:毕竟,终究,最终。 【赏析】
【解析】 此词以“清平乐”为词牌,上片起首三句写春尽夜雨,红烛残香。次四句写送别之情,下片写离别之苦,末三句写别离之恨,意蕴深长。 【答案】 译文:五更时分,细雨如丝,黄莺浴过羽翼丰满了。只剩下一炷半残的蜡烛和香,我裁下一首送别诗,心中百感交集,东君(春神)太不风流,为了一场分别,让我在朱楼(豪华的高楼)中凄凉度日。 赏析:这首词写的是在春尽之夜,作者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词的上片写夜雨、烛火、送别
这首诗是诗人在回忆过去,感慨时光飞逝,往事如烟。 蝇头细小。 字字伤心料。 中有答书三幅稿。 记向秋灯泪草。 十年一梦三生。 鸳鸯小冢苔青。 燕子东风寒食,梨花细雨清明。 注释: - 蝇头细小:形容文字的工整和细致,就像苍蝇的头部一样细小。 - 字字伤心料:每个字都让人感到伤心,可能是因为这些文字背后的故事或者情感。 - 中有答书三幅稿:其中包含了作者的一封信。 - 记向秋灯泪草
念奴娇•偕冰如泛舟长江中流赋此 飘飖一叶,看山容如枕,波痕如簟。谁道长江千里直,尽入襟头舒卷。暮霭初收,月华新浴,风定波微剪。翛然携手,云帆与意俱远。 注释: 1. 飘飖(piāo yōu):形容风摇动的样子。 2. 看山容如枕:形容山的形状像枕头一样。 3. 波痕如簟:形容波浪的痕迹像席子一样。 4. 谁道:谁说? 5. 长江千:指长江的水流非常宽广。 6. 尽入襟头:全部进入衣服里。 7.
《念奴娇·井冈山》是毛泽东在1965年创作的一首词,全诗如下: ```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 译文 高大的树木,绵延千里,直冲云霄的山峰。重访故地有何所见?只见楼台亭阁更多了。五井亭前,黄洋界上,车子疾驰如箭。山河如画,古代时云海碧绿。 注释 - 参天万木
念奴娇·鸟儿问答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注释: - 鲲鹏:传说中的大鸟,这里指雄壮的鲲和美丽的鹏。 - 九万里:形容空间极大,可以飞越很远的距离。 - 翻动扶摇羊角
【注释】 横空出世,莽昆仑:昆仑山高峻雄伟,横跨天地之间。 阅尽人间春色:经历了世间万物的更替和变迁。 飞起玉龙三百万:形容昆仑的雪峰像玉龙一样壮观。 搅得周天寒彻:昆仑山上的雪融化后,将整个世界都变得寒冷起来。 消溶:融化消散。 人或为鱼鳖:人们可能被冻死或变成鱼鳖。 千秋功罪:千秋万代的历史长河中,谁对谁错,功过是非,无法评说。 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不要这些巍峨壮丽,也不要这些皑皑白雪覆盖
【解析】 (1)壬午:宋孝宗淳熙十四年。 (2)风流:文采风流,指书法。墨宝:用浓墨书写的珍贵书画。是坡公晚岁:是苏轼晚年的作品。 (3)淋漓雄笔: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气势豪放。怪石枯槎非一态:形容书法笔画形态奇特多变。浪叠龙腾蛟逸:形容书法笔画连绵不断,如海浪一般层层叠叠,如同龙腾蛟跃,飘逸生动。 (4)去国怀人:离开故乡怀念故国。登山临水,况是清秋节:登高临水,更何况是清秋时节。
【注释】 壬午: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金兵攻陷建康,高宗仓惶南渡。 崩涛叠浪:波涛汹涌如山。 映碧空:倒映在碧蓝的天空里。 一轮圆月:指明亮的月光。 鹿走乌啼:传说中仙人鹿鸣鸟啼的地方,即今浙江天台山。 市散蜃楼:市舶(古代对海外贸易的称呼)散尽,海市蜃楼消失了。 桑生贝阙:桑田变成了海,沧海变成了桑田。 鹤发:白头发,这里指年老。 芒寒剑涩:宝剑因长时间不用而生了锈。 田岛:岛屿。 剩水残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这是一首怀古词,写诗人在潼关凭吊唐代著名军事家卫青的往事,表达了诗人对卫青的缅怀和对其功业未成而身死异乡的惋惜之情。 “黄流呜咽,与悲风、昼夜声沉潼谷。”潼关黄河水鸣咽哀伤,和悲风日夜在河谷内回荡。潼关:古关名,即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灵宝县东北,为秦、晋交通要道,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口之一。 “天府突然称四塞,更有关门东束
诗句翻译 1 昔年浮宅,向金陵曾住,莫愁湖口。 - “昔年浮宅”意味着曾经在南京有住所。“向金陵曾住”指的是之前居住的地方是南京。“莫愁湖口”指的可能是莫愁湖畔的一个地方。 2. 最是钟山黄紫色,未遣蓬窗辜负。 - “最是钟山黄紫色”描述的是钟山(南京的著名景点)的景色,特别是秋天的时候,山上的树叶变成了黄色和紫色,非常美丽。“未遣蓬窗辜负”表示虽然风景如此美丽
【注】1、《念奴娇》是一首词牌名。2、“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3、冰蟾:指月亮。4、“菱歌”泛指民间小调。 荷叶初穿波,似钱时已有无数明珠。红白难知那一种,能为佳人先吐。 白鹭东西飞,紫鸳南北争戏,香罗全展,摘裁裙子应许。 记得西子湖边,月光照耀下,犹唱菱歌。欲取丝缠玉臂,那管芙蓉无主。 斜倚冰盘,静摇风佩,谁戏莲心苦。团圆须早,冷风吹袭勿扰汝。 注释: 1. 荷叶初穿波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槟榔的词,上片写槟榔的形貌和吃法;下片写吃槟榔的好处。 “重重叶叶,又椰心一片,穿成双蝶”,写槟榔的外形,层层叠叠、椰心的叶子像蝴蝶一样穿成一对双蝶。 “灰杂乌爹添多少,要取津红如血”意思是说,在灰黑色的乌爹中掺入多少槟榔,才能使槟榔汁液像鲜血一样红润。 “枣子皮甜,玉儿心白,细嚼成琼屑”的意思是说,吃的时候先咬一口红枣皮,再咬一口槟榔心,细细嚼着就像吃到琼玉一样的碎屑一样
【注释】 皋谟叔:指欧阳修。侨寓:寄居。 大阮:指苏轼,字子瞻。 花耽酒:嗜酒成性。耽,沉溺。 吴门:即苏州府城(今江苏苏州)。 乘龙之信:指欧阳修在天圣三年(1025)中进士时,有神人传言:“我乃天上辅弼星,谪堕人间为汝主。”故称他为“辅弼星”。 次首:第二支词牌名。 吾家:指苏家。 大阮:指苏轼,字子瞻。 花耽酒:嗜酒成性。 多愁善哭:多愁善感,容易悲伤。 近借一枝栖茂苑:借住在茂林苑中。
锁窗寒·新感 作者:赵鼎 玳匣尘封,何须更问,笛床棋道。韶香冶粉,不是无才吟到。为东风、日日吹愁,诗肠暗被春磨耗。待来朝、春去愁空,已剩落花烟草。 怀抱。难消遣,记盘马长堤,杏鞯红好。横飞醉墨,粘湿当垆轻缟。怎眼中、不似心中,酒钱用尽胡姬老。傍斜阳、弄水江头,淡碧天容倒。 【注释】 1. 玳(dài)匣:象牙雕刻的盒子。 2. 萧允之韵:即“萧史韵”。 3. 韶香冶粉:韶光明媚,香气袭人。 4.
【注释】 小阁:小楼。平分:平分春色,即把春天的景色平分给人。暖融:温暖融和。芳气:芳香之气。风醉烟柔:春风沉醉,烟雾柔顺。两两:一对对,成双成对。窥:偷看。欲去还留:既想离去又不想离去的样子。卖花声、听过:听到过卖花声。深巷:偏僻小巷。寻梦路:寻觅梦境之路。锁断:锁断愁肠。篆烟:指袅袅香烟。幽:深远。晚来:傍晚时候。唤雨:呼唤下雨。憎杀:厌恶死了。红桥:苏州著名的桥梁。绿树:青翠的树木。碧云
念奴娇·金陵秋思 【诗词原文】 江山如画,被西风旅雁,做成萧索。人与门前双树柳,一样悲伤摇落。旧院花寒,故宫苔破,今古伤心各。浮生皆梦,可怜此梦偏恶。 看取西去斜阳,也如客意,不肯多担阁。料得夫容三径里,红到去年篱脚。瘦削腰围,嵚𡼭骨相,厌杀青衫缚。文章底用,我将归事耕凿。 【注释】 1. 江山如画:形容景色美好如画画。 2. 西风旅雁:指秋天的风和飞过的大雁。 3. 被西风旅雁
【解析】 本词上片追忆长沙王墓前的旧事。“蟠龙门外,吊孙郎才武,三分英物”三句写长沙王墓前之景,“公瑾杯觞,大乔眉黛,花簇珠屏雪”三句写刘备与孙权、周瑜三人的风流轶事。下片抒发感慨。“今日断冢烟埋,粘天荞麦,牧笛哀声发”三句写长沙王墓被毁后的荒凉景象。“假使镜中妖暂息,未卜曹刘兴灭”二句以曹操和刘备的兴衰为喻,抒发作者对三国纷争的感慨。结尾二句“可堪青盖
念奴娇 · 破山寺 六 朝 松支离俶诡,是苍龙遗蜕,千年神物。鳞爪开张髯鬣动,长护经台断壁。黛色捎云,铜根蚀雨,历遍严霜雪。昼饥夜冻,此翁信是奇杰。 携客憩石凭阑,婆娑其下,不尽风雷发。便欲图归县座右,又恐通灵变灭。拔地撑天,树真难老,人易星星发。六朝何在,寺楼斜挂残月。 注释: 1. 支离:零乱破碎的样子。俶诡:奇异的样子。苍龙遗蜕:指龙的遗体或龙形之物。苍龙,传说中龙的一种,这里指龙的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