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凭谁说。隔沧桑、何从物色,补锅披葛。不道遗民今尚在,半世吞毡啮雪。要力挽、千钧之发。花泪鸟惊诗有史,卷丛残、十甲编年月。悲惨甚,湘灵瑟。
双台极目河山别。痛招魂、狂歌击石,雪飞冰合。金粟堆寒冬青死,更使行人销骨。料蜀井、于今焰绝。地老天荒无穷恨,绣苔生、屈煞床头铁。风夜吼,烛花裂。

【解析】

此词以“旧事”起,用一韵,上片写戴南枝处士的身世。“旧事”二句,言自己虽曾亲历国变,但已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也无补益之心了。“何从物色”三句,言自己已过半生,如今仍为亡国之民,生活困顿,而处士却还过着清高的生活,他还要为国家尽力。“花泪鸟惊”三句,言处士虽然清高,但他却关心国家大事,他的诗中充满忧患意识。“卷丛残、十甲编年月”三句,言处士的诗歌记录了国家的兴亡史,其诗中有悲愤之情。“惨甚”三句,言处士的诗中充满了悲愤和悲哀之情,如同湘水之瑟一般凄婉。

下片写处士对国家大计的关注。“双台”两句,言处士在河山之间极目远望,感叹着山河破碎、国土沦丧的悲情。“金粟堆”四句,由“招魂”二字,联想到楚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处士对国家的忧虑。“蜀井”两句,由“于今”二字,想到当年诸葛亮为了解决蜀汉的燃眉之急,向魏营借得援军,并派人潜入魏国后方,将曹军粮食全部烧掉的故事,表达了处士对蜀汉的忠诚。最后两句,由“地老天荒无穷恨”一句,联想到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处士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全词语言简练有力,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情。

【答案】

①凭谁:询问谁。②沧桑:经历世事变化。③补锅披葛:指修补锅具、草衣之类。④遗民:被征服者,这里指北宋遗民。⑤吞毡啮雪:形容处境艰难,过着清苦的生活。⑥挽力:挽救力量。⑦花泪鸟惊:比喻诗中有悲伤之意。⑧卷丛残、十甲编年月:《宋史》有《欧阳修年谱》,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⑨湘灵瑟:相传湘水的神女所弹奏的乐曲《湘灵鼓瑟》。⑩双台:指太白山,又名太白峰,在陕西眉县东北。⑩痛招魂、狂歌击石:指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投江后,人们听到他的歌声都为之落泪,并纷纷划船去救他。⑩蜀井:指蜀国(四川)的水井。?金粟堆:指南宋名臣张浚驻守襄阳时所筑的金山垒。⑩烛花裂:指夜读至深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