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枕秦淮路。是前贤、忠魂毅魄,旧凭依处。罗刹矶边黄礼部,死事英风千古。更堪叹、烈妻贞女。嚼齿握拳人不见,仗江头、断石传馀怒。三百载,血痕露。
一家更代非深误。尚纷纷、捐躯湛族,掉头不顾。假使先生今日在,遗憾更难悉数。应哭杀、临春玉树。我向祠堂瞻拜罢,骤一天、苦雾飞寒雨。闪闪见,云旗舞。

注释:

  1. 庙枕秦淮路:庙在秦淮河旁,秦淮河是南京的一条河流。
  2. 前贤、忠魂毅魄:指的是历代为国尽忠的英烈们。
  3. 旧凭依处:他们曾在那里安身立命。
  4. 罗刹矶边:指秦淮河边的矶石。
  5. 黄礼部:即黄公度,明朝末年官员。
  6. 死事英风千古:他的英勇事迹流传千古。
  7. 烈妻贞女:他的妻子和女儿都是坚贞不屈的女子。
  8. 嚼齿握拳人不见:他们虽然已经死去,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存在。
  9. 仗江头、断石传馀怒:他们在江头上留下了愤怒的石头。
  10. 三百载:指从明朝灭亡到现在的三百年。
  11. 血痕露:血迹仍然清晰可见。
  12. 一家更代非深误:他们的家族世代相传,并没有犯下严重的错误。
  13. 捐躯湛族:为了国家而牺牲自己的家族。
  14. 掉头不顾:他们面对敌人毫不畏惧,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牺牲。
  15. 假使先生今日在:如果先生现在还在的话。
  16. 遗憾更难悉数:遗憾的事情还有很多没有说完。
  17. 临春玉树:指杨贵妃的玉树临风,形容美貌绝伦。
  18. 我向祠堂瞻拜罢,骤一天、苦雾飞寒雨:我在祠堂里参拜完毕,突然之间,一阵冷雨飘然而至。

赏析:
这首诗是对明朝明侍中黄公忠烈祠的描写,诗中通过描述黄公忠烈祠的历史背景、英雄人物及其事迹,以及他们的精神和遗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诗人以”庙枕秦淮路”开篇,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秦淮河畔,这个地点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而且也是英雄们的安息之地。”是前贤、忠魂毅魄,旧凭依处”一句进一步揭示了黄公忠烈祠的历史意义,它见证了无数英雄的诞生和消逝,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

诗人描绘了黄公忠烈祠周围的环境,”罗刹矶边黄礼部,死事英风千古”两句,既点出了黄公忠烈祠的位置,又赞美了黄礼部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一幅英雄辈出的壮丽图景。”更堪叹、烈妻贞女”则转入对黄公忠烈祠内部的描述,通过对比,凸显出这些英雄人物的崇高形象。

诗人以”嚼齿握拳人不见,仗江头、断石传馀怒”两句,表达了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他们虽然已经离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三百载,血痕露”两句,则是对这段历史的回顾,三百年来,英雄们的事迹依然被人们铭记。

诗人以”一家更代非深误”开始转折,强调了历史传承的重要性,指出尽管时代变迁,但英雄精神并未因此消失。”掉头不顾”则进一步突出了他们对于国家的忠诚和勇敢。

诗人以”假使先生今日在,遗憾更难悉数”结束全诗,表达了他对英雄们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英雄们的悲剧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黄公忠烈祠的描写,展现了英雄们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表达了人们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们的深深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