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炕霜侵罅。疗饥肠、槟榔供醉,鹧鸪堆鲊。几扇破窗尘黯淡,飒飒酸飙冲射。又苦鸟、四啼檐下。旧说人生舍妻子,便客途、好处原堪怕。何况似,浮丝挂。
沧江旧隐真潇洒。面茅堂、竹风麦浪,雨梳烟画。东去赤城霞气接,万里涛山云马。听番舶、回帆鼓打。归矣吹箫吴市上,料王孙、尚有相哀者。蟹螯巨,杯堪藉。
【注】瘴:南方湿热的气候。
【赏析】
此词为作者客居岭南时所作,抒写旅途中的思乡情和对故国的眷恋。
上阕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土炕霜侵罅”,点明季节是深秋或早冬,天气寒冷。“疗饥肠、槟榔供醉,鹧鸪堆鲊”。“疗饥”与“供醉”相对,可见客子之艰辛。“几扇破窗尘黯淡”一句,写旅舍环境之简陋、清寒。“飒飒酸飙冲射”,写秋风凄厉、刺骨。“鸟四啼檐下”,以鸟鸣反衬人寂寥无聊。“旧说人生舍妻子,便客途、好处原堪怕。何况似,浮丝挂。”两句承上启下。前句“舍妻子”,是泛指;后句“浮丝挂”,则是指羁旅漂泊。“何况似,浮丝挂”一句,既承接“旧说”,又自然引出下文的“沧江旧隐真潇洒”。
下阕写对家乡的思念及归去的愿望。首句“沧江旧隐真潇洒”承“沧江”而来,说明客子的故乡是沧江边上的乡村。接着“面茅堂、竹风麦浪,雨梳烟画”,“面茅堂”、“竹风”、“麦浪”等都是描写家乡的自然景物;“雨梳烟画”既指景致如画,也暗寓了客心如画,而这一切美景都与家乡相联系,所以能引起客子无限的思念。“东去赤城霞气接,万里涛山云马。”这是写游子在归途中所见,也是游子的自喻。游子身在异域,但心念故乡。“听番舶、回帆鼓打。”写游子听到船上的战鼓声,想到战争即将爆发,自己可能成为战死沙场的人;这既是实写,也寓有虚意,暗示了作者不愿卷入战争漩涡的矛盾心理。“归矣吹箫吴市上,料王孙、尚有相哀者。”“吹箫”二字化用《招魂》“余不忍为此态也,愿代吴君索其偏……”句意,表明客子虽欲归去,却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如愿以偿。
此词上阕先写旅舍环境,再写自己的感受与思绪;下阕先写家乡景色,再写自己的归志。全词结构严密,层次分明,语言质朴洗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