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眼琼枝秀。按红牙、行云遏尽,月华如昼。八尺珠帘花着地,烛影仙仙舞袖。立顾曲、周郎之后。解赏晓风残月句,压铜喉铁板皆低首。真慧性,世希有。
便须一曲倾三斗。判今宵、为伊醉倒,绿窗醇酎。我有三生无穷恨,待谱新词相授。烦细演、伤心红豆。唤得春风重到眼,只生花笔与生香口。收旧泪,再呼酒。
【注释】
照眼:明亮。
琼枝:指梅花树枝。
红牙:即象牙。
遏(è)尽:阻止。
周郎:三国时东吴的周瑜,字子瑜。
解赏:懂得欣赏。
晓风残月句:指李白诗《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意思,形容月光下梅花如银发般洁白。
铜喉铁板:指乐器。
真慧性:真有才情。
三生无穷恨:一生的无尽仇恨。
谱新词:作一首新词。
收旧泪:收起往日的泪水。
口:指嘴唇,唇如涂脂。
【赏析】
贺新郎·又赠歌儿阿苏
苏轼
照眼琼枝秀。按红牙、行云遏尽,月华如昼。八尺珠帘花着地,烛影仙仙舞袖。立顾曲、周郎之后。解赏晓风残月句,压铜喉铁板皆低首。真慧性,世希有。
便须一曲倾三斗。判今宵、为伊醉倒,绿窗醇酎。我有三生无穷恨,待谱新词相授。烦细演、伤心红豆。唤得春风重到眼,只生花笔与生香口。收旧泪,再呼酒。
【评析】
这首词是作者写给歌儿阿苏的。阿苏是东坡好友佛印的弟子,佛印曾以梅花比东坡之才,故东坡亦以梅花喻阿苏之才。此词即赞美阿苏的才华,并借酒助兴,抒发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上阕写歌儿阿苏的琴艺,下阕则写东坡对阿苏的喜爱和期待。
起句“照眼琼枝秀”,点明歌儿阿苏的美貌。接着“按红牙”二句赞歌儿弹奏技艺超绝。“行云”、“月华”两句用典意在表明歌儿的演奏技艺高超,使听者陶醉其中,仿佛天边流云,地上明月都被她美妙的乐声所迷住。“八尺珠帘”四句,写歌儿的舞蹈姿态优美动人,犹如仙子临风起舞。“立顾曲、周郎之后”化用前人诗句,赞美歌儿的舞姿之美,胜过东吴名将周瑜。“解赏晓风残月句”一句,赞颂歌儿能领会诗人的深心妙旨。“压铜喉铁板皆低首”一句,赞美歌儿的琴技之高强,足以压倒铜管乐器和铁板乐师。这几句,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歌儿阿苏的才艺,也表现了东坡对她的赞赏之情。
下阕写东坡对歌儿阿苏的深情厚谊。“便须一曲倾三斗”一句,说明东坡因喜爱歌儿而多喝了几杯酒,以致醉态毕露。“判今宵”二句进一步描绘东坡醉态。他因爱怜歌儿而喝下一大杯醇美的酒。“我有三生无穷恨”五句,写东坡因为歌儿阿苏的缘故,一生都在思念她,希望为她谱写新词。这里运用典故,表达了东坡对友人的深厚情谊。“烦细演”一句,写东坡想请教歌儿阿苏关于相思豆的典故。“唤得春风重到眼”一句,写东坡盼望歌儿阿苏再次来到自己的身边,使他的相思得以慰藉。“只生花笔与生香口”一句,化用李商隐诗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写东坡因爱恋歌儿而相思成疾。最后两句写东坡因思念歌儿而流泪,只好再饮酒解愁。
全词语言优美自然,意境深远清丽,情感真挚热烈,充分体现了东坡豪放洒脱的个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