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淮南,潘封泽潞,红弦久擅空桑。携来海甸,宝匣散珠光。碧轸瑶徽矶额,龙门树、斫羽镂商。人传是,乾清供奉,曾遗赐诸王。
崇祯。题岁月,横纹印绿,苏带流黄。自王孙散去,沦落江湘。故国轩悬何处,烧桐好、付与中郎。谁知得,红丝系足,还是旧宫妆。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又名“满庭花”“汉宫春”等。双调,七十三字,上片十一句五仄九平,下片十一句七仄八平;另有六十六字、六十八字、八十八字等变格。

公望:即张公望,字子高,南宋画家,擅画马。遗甡(xìn):遗赠。

潞国:宋徽宗时封赵佶为“端王”,“端”是古地名。端郡,今河北邯郸。

淮南:指安徽寿县的淮南郡。这里借指南宋。

潘封:北宋开宝二年,潘美以战功封燕国公,后进封魏国公,故称。潘美封地在寿州(今安徽寿县)。

干清:故宫名。

苏带流黄:指书信。

王孙:贵公子。

中郎:东汉书法家蔡邕号,见《世说新语·文学》。

红丝:古代系鞋用的红色丝带,代指婚姻。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阕写琴的来历和其价值,下阕则抒发了作者因琴而引起的种种联想,表达了他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起笔点出此琴为“公望遗甡以潞国之琴”。首句“淮南”点出地点,“潘封泽潞”点出主人,“红弦久擅空桑”点出琴的特点。“携来海甸”,说明这把琴是从海甸(今海南岛)带到京城来的。“宝匣散珠光”,形容琴的精美,也暗示着琴主的身份高贵。

过片由琴转入人。“碧轸瑶徽矶额”,写琴身的装饰,用典自唐白居易诗“碧玉琢成琴一柱,黄金络断琴一根”。 “龙门树、斫羽镂商”,指琴的制作工艺,用典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初作颂,吹乐作之”。“人传是乾清供奉,曾遗赐诸王”,指琴主的身份高贵,而且曾将琴赐予诸王。“崇祯”,即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的年号。“题岁月,横纹印绿,苏带流黄”,写琴上的铭文:“天启七年秋九月吉日,钦赐皇长子永明王。”这些铭文,既表明了琴的来历,又透露出它的价值不凡。“自王孙散去,沦落江湘”,意思是自从被赐给太子(王孙)之后,就流落江湖,无人问津了。

结拍由琴转人,写友人的遭遇。“故国轩悬何处?”意思是自己的旧国(指北京)如今在哪里?“烧桐好、付与中郎”,意思是现在最好用烧过的桐木做琴。“谁知得,红丝系足,还是旧宫妆?”意思是谁能想到,曾经有人用红丝线系着脚,是为了嫁给宫中的那位王子呢?这里化用了《西厢记》里的崔莺莺送张生进京的典故。“红丝系足,还是旧宫妆”,既是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是对他与自己一样的命运的感慨。

全词通过咏物,寄托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表现了他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