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江山。正玉琯重调,又属明年。前程如梦,风景依然。霎时都化云烟。喜春来天上,晴和候、淑气初还。
好春光,是宜春帖遍,爆竹声喧。回思昨宵信息,道鼙鼓蓬蓬,雾满南天。梁燕差池,新巢未得,如今幕上偷安。问君平知否,今后事、概付漫漫。扬春幡、叹一年一度,再见应难。

【译文】

立春日,玉管重调,天赐良辰。江山依旧,前程渺茫。瞬间都成云烟。喜春光明媚,天气晴朗和煦,气候宜人。

好春光,是春帖遍野,爆竹声喧。回思昨夜信息,战鼓声声,雾满南天。梁燕失群,新巢未筑,如今在屏风上偷安。问君平知否?今后事皆付与茫茫。扬春幡,叹一年一度相见难。

【赏析】

《满江红·暮春感怀》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闰五月,此时作者被掳北去,途经汴京(今河南开封)。词中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个人遭遇的不幸以及内心的悲愤之情。

“春从天上来,壬子立春”二句起笔即写立春,点明时令,并暗示国势危迫。“如此江山”三句,写江山依旧而人事全非。“正玉琯重调,又属明年”,以玉琯喻指律吕,说明时光已到,又是一个新的一年。“前程如梦,风景依然”,既写出了山河依旧,又表达了自己对前途的迷茫。“乍霎时都化云烟”,形容春天来临时的景象。“喜春来天上,晴和候、淑气初还”,写词人看到春天的到来,心中充满了喜悦。

词人用“好春光,是宜春帖遍,爆竹声喧”几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他希望这个美好的季节能够延续下去,而不是像往年那样短暂。“回思昨宵信息,道鼙鼓蓬蓬,雾满南天”三句,词人回忆起去年这个时候的情景。那时,战鼓声声,雾气弥漫在南天之上。“梁燕差池,新巢未得,如今幕上偷安”三句,表达了词人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

结尾两句“问君平知否,今后事、概付漫漫。扬春幡、叹一年一度,再见应难”,词人以设问的形式提出自己的疑问。他想知道君平是否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知道了,那么他对于未来的担忧就会减少一些。然而,无论怎样,他还是无法避免这个困境。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以及内心的悲愤之情。它既是一首咏物词,也是一首抒情词,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抒发了词人的感慨和忧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