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小隐。是岁生艳福,修到清影。画里娉婷,镜里容颜,明状一样相映。
枝头翠羽啁啾处,正姑射、芳魂初醒。待夜深、明月飞来,好把前身重证。
更喜春风词笔,液池清浅处,刚照容镜。
蒋径香浓,仙侣归来,记取阑干同凭。只愁塞北随春去,空望断、天涯芳信。
向花前、携手端详,恰与玉人相称。
【注释】
- 疏影:词牌名,又名《疏香暗尘》、《疏枝淡月》,双调,五十五字,上片五句四仄韵,下片六句五仄韵。
- 题蒋夫人吕撷芬梅隐小照:蒋夫人是作者妻室之一。
- 生艳福:指夫妻恩爱,生活美满幸福。
- 修到清影:意思是修得如玉般清澈的身姿(清影)。
- 画里娉婷:比喻女子姿态优美,如画一般。
- 镜里容颜:镜子中映出的容貌。
- 姑射:山名,在山西省境内。传说中姑射山有神仙居住,故称。
- 芳魂初醒:形容女子的美貌刚刚苏醒。
- 明月飞来:指月亮明亮地飞过天际。
- 前身重证:重新证明前身(即前世)的缘分。
- 春风词笔:喻指美好的春光和春天的气息。液池:指水潭。
- 径香浓:小路旁的花香浓郁。
- 仙侣归来:指仙人伴侣归来。
- 阑干:栏杆。
- 天涯:指远处的地方。
- 玉人:比喻美好的女子。
【赏析】
此词为咏物词,上片写梅花的形神之美;下片写梅花与佳人的契合之缘。全词以梅花为线索展开,托物言志,借咏梅以抒怀。
“花间小隐。是岁生艳福,修到清影。”首三句交代了梅花生长的背景,是在一个充满喜庆和祥和气氛的春天里,它得以茁壮成长,结出了芬芳的花朵。这朵梅花不仅长得非常美丽,而且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词人将梅花比作“清影”,意味着这朵梅花就像是一个纯洁无瑕、清新透明的仙子,它的形态美和气质美都令人赞叹不已。
“画里娉婷,镜里容颜,明状一样相映。”接下来词人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形态。这朵梅花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又仿佛一面明亮的镜子,它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与它自身的形态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美妙的视觉效果。
“枝头翠羽啁啾处,正姑射、芳魂初醒。”词人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只见枝头上翠绿的羽毛在欢快地鸣叫,仿佛是一群美丽的仙子在唤醒梅花。这里的“姑射”指的是山名,相传山上有仙女居住,因此用来形容梅花的娇媚动人。这些仙女们正在唤醒沉睡中的梅花,使其焕发出生机勃勃的光芒。
“待夜深、明月飞来,好把前身重证。”词人继续描绘了梅花与夜色的交融之美。当夜色深沉,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时,它仿佛在为梅花举行一场神秘的仪式。这个仪式就是让梅花的前身得以重见天日,再次显现出它们的美丽。
“更喜春风词笔,液池清浅处,刚照容镜。”词人接着赞美了春风的美好,它像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用优美的词句为梅花绘制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像。在清澈的池水中,春风轻轻地拂过梅花,让它们在水中翩翩起舞,宛如一面明亮的镜子映照着它们的倩影。
“蒋径香浓,仙侣归来,记取阑干同凭。”词人继续描绘了梅花与佳人的邂逅。在一条幽静的小径上,香气弥漫着迷人的芬芳。这时一位仙人般的伴侣回来了,她与梅花一同站在栏杆旁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里,词人巧妙地运用了“仙侣归来”的意象,将梅花与佳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只愁塞北随春去,空望断、天涯芳信。”词人感慨地说道,只希望梅花能够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即使远赴塞北也要追随它的脚步。然而,由于距离遥远,他只能远远地望着远方,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希望看到梅花绽放的消息。
“向花前、携手端详,恰与玉人相称。”最后,词人与佳人在花前共同欣赏梅花的美丽,仿佛是在与一位美丽的女子相伴而行。这里的“玉人”是指那位佳人,词人通过与佳人的牵手端详梅花,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