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雾催寒,战云压暮,肠断悲秋时候。兵火匆匆,哭路几人饥走。才闭门、怕听笳呜,奈隔戍、遥传角奏。哀不尽、江北江南,孤鸿声咽朔风骤。
故乡乔木似旧。念人间何世,劫灰飞又。触目惊心,多少营边衰柳。谩说是、鸟亦含愁,便篱菊、近来都瘦。更几处、篝火鸣狐,荒城白昼。

【注释】绮罗香:词牌名。闻江上戒严,寄阶符夫子:听说江上戒严,寄给阶符夫子。屯雾催寒,战云压暮,肠断悲秋时候:浓雾催寒,乌云压晚,使人肠断悲秋时节。兵火匆促,哭路几人饥走:战乱匆匆,哭路的人有几人不饿着肚子逃呢?才闭门、怕听笳呜,奈隔戍、遥传角奏:刚刚关上大门,就怕听到胡笳的声音。无奈边远的军营里,传来号角声。哀不尽、江北江南,孤鸿声咽朔风骤:哀伤的歌声传遍了整个北方,大雁叫声凄凉,疾风劲吹。故乡乔木似旧:故乡的树木还是那样高大挺拔。念人间何世,劫灰飞又:想着人间什么时候才能太平,战争已经结束了。触目惊心,多少营边衰柳:看到眼前令人心痛的景象,多少军营边的柳树已经枯萎。谩说是、鸟亦含愁,便篱菊、近来都瘦:难道是鸟儿也带着忧愁,连篱笆旁的菊花也变得消瘦了吗?更几处、篝火鸣狐,荒城白昼:还有几个地方燃起篝火,在荒废的城中度过白昼。【赏析】

此词以写景抒怀为主,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危难、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和深沉忧愤。全词意境苍凉,笔力沉郁,风格凄怆。

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战乱时期百姓的生活状况。开篇就渲染出一种浓雾弥漫、乌云压顶,天气阴冷,令人心情沉重的气氛,为下文写景作铺垫。“兵火匆促”一句直接点出了战争的紧迫性,而“哭路几人饥走”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乱中百姓流离失所的情景。“才闭门”,既指作者自己闭门谢客,也暗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闭塞,无法接受外界的信息。“怕听笳呜”一句,更是将作者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表现得淋漓尽致。“奈隔戍”、“更几处”、“哀不尽”等词语,则进一步渲染了战乱带来的灾难之重、影响之广。“孤鸿声咽”一句,则通过声音传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下片则转而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以及个人身世的感慨。“故乡乔木似旧”,虽然家乡依旧,但岁月变迁、人事已非。“念人间何世,劫灰飞又”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沧桑、历史轮回的深刻感悟。“触目惊心,多少营边衰柳”两句,则通过描写军营边衰柳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破坏力的强烈谴责。“谩说是、鸟亦含愁,便篱菊、近来都瘦”,则进一步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自然景物的变化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带来的创伤的深深忧虑。“更几处、篝火鸣狐,荒城白昼”两句,则通过描绘战火连绵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的痛苦感慨。

全词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战争带来的破坏与苦难的关注与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