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斗文章,罗腕底、江山咫尺。谁不数、右丞诗意,探微词笔。极目惊涛烟浪远,凝神秋水长天碧。更岚光、晴翠湿红霞,无朝夕。
兴亡系,蛟龙蛰。沧桑感,英雄息。共金焦两点,鼎分峙立。十万健儿曾鼓掌,三千珠履都生色。想当年、旌旆话彭郎,成陈迹。

【注释】

1.小孤:指江西彭蠡湖中一峰突起的小岛。

2.双箑:即《双松图》。

3.右丞: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杜甫的前辈,两人并称“李杜”。

4.极目:放眼望去。

5.蛟龙:这里代指英雄豪杰,喻有作为的人物。

6.鼎分峙立:指古时的金陵(即金陵城,今南京)和建康(今南京),两城对峙,如鼎足之形。

7.旌旆:旗帜。

8.彭郎:指东汉末年刘备,字玄德,三国时蜀汉开国皇帝。

9.陈迹:旧迹,前人留下的遗迹。

【赏析】

此词为咏史抒怀之作。作者借题发挥,以景写情,托物寓志。上片写登临小孤山所见的江天奇观;下片抒发历史兴亡之感。全篇意境雄浑,气势磅礴。

“星斗文章,罗腕底、江山咫尺”,点出小孤山的位置与特点。

“谁不数、右丞诗意,探微词笔”,赞颂李白才气横溢,能诗善文。

“极目惊涛烟浪远,凝神秋水长天碧”,描写了小孤山的景色。“岚光”二句,则写小孤山周围的自然美景。“更岚光、晴翠湿红霞,无朝夕”两句,描绘了日出和日落时的景色。

过片三句,由眼前之景而及历史兴亡。“兴亡系,蛟龙蛰”一句承上启下,既承接前面对李白的赞美,又引出下面的议论。接着写历史的沧桑巨变。“英雄息”二句,从金陵、建康两城并立说起,表达了词人对于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最后二句,由历史而到现实,写出自己的愿望。“想当年、旌旆话彭郎,成陈迹”一句,表达了词人的感慨与哀怨之情。

这首词通过描绘小孤山的壮丽景色,表达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词人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