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识干戈。箫吹碧玉,酒荐红罗。知己平生,相逢有几,愁外消磨。
年光流水如波。凭危阑、纹犀奈何。风雨无情,燕莺能惜,花底春多。
柳梢青
怕识干戈。箫吹碧玉,酒荐红罗。知己平生,相逢有几,愁外消磨。
年光流水如波。凭危阑、纹犀奈何。风雨无情,燕莺能惜,花底春多。
注释:
- 怕识干戈:指担心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干戈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武器,这里用来比喻战争的残酷。
- 箫吹碧玉,酒荐红罗:箫声悠扬如同碧玉般清脆,美酒香醇如同红罗般绚丽。这两句通过描绘箫声与美酒的意象,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宁静的氛围。
- 知己平生,相逢有几:意指人生难得知己,能够遇见如此知心之人实属难得。这里的“知音”指的是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或知己。
- 愁外消磨:形容忧愁在欢乐中被消磨殆尽。这里的“愁”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忧虑或烦恼,而“消磨”则表示这些忧愁在与知音相聚的喜悦中消失或减轻。
- 年光流水如波:比喻时间的流逝就像流水一样无法停留,匆匆而过。这里的“年光”指的是时间,“流水如波”则是对时间流逝速度的描述。
- 凭危阑、纹犀奈何:站在高高的栏杆上,面对无情的风雨,只能无奈地叹息。这里的“危阑”是指高高的栏杆,而“纹犀”则是一种珍贵的犀牛角制成的装饰品,象征着尊贵和珍贵。
- 风雨无情,燕莺能惜,花底春多:意思是说风雨无情地摧残着万物,但燕子和黄莺却能珍惜春天的美好。这里的“燕莺”分别代表春天里的燕子和黄莺,它们在风雨中依然保持着对春天的热情和关爱,展现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赏析:
这首《柳梢青》是一首表达友情和感慨时光流逝的词作。全词以“怕识干戈”开篇,点明了词人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困扰的担忧。接着,词人通过描绘箫声和美酒的意象,营造了一种优雅而宁静的氛围。然而,词人并未满足于此,而是转而表达了对于人生知己难遇的感慨。在这里,“怕识干戈”、“箫吹碧玉,酒荐红罗”等词句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战争的残酷与和谐美好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更有力地表达了词人对和平与友谊的渴望。
词人通过对年光和风雨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里的“年光流水如波”形象地比喻了时间的短暂和无情,而“凭危阑、纹犀奈何”则表达了面对无情风雨时的无奈和无助。这种情感表达既深沉又真挚,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词人还通过对燕子和黄莺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美好和坚韧。这里的“风雨无情,燕莺能惜,花底春多”不仅揭示了自然万物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生机勃勃的状态,更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性。
这首《柳梢青》以其优美的词句、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词人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