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菊花黄,词人发白,风前相映分明。道不嫌老丑,如汝伶俜。迟开至竟还能久,管世间、飞絮浮萍。帽檐斜插,端应未改,少日心情。
小掬盏水清泠。荐义熙一叟,聊替方棂。恁天阴雁过,秋气峥嵘。自将热泪■■洒,耿忘言、淡守孤馨。金釭夜静,更扶香影,画上绡屏。

【注释】

金菊:指菊花。芙蓉:即荷花,古人常用以喻人高洁之品格。词人:作者自称。道不嫌老丑:指词人虽已年老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志节。伶俜:孤独凄凉之意。迟开:迟暮,晚开。飞絮浮萍:比喻飘荡不定,无根无据。帽檐斜插,端应未改:帽子的檐边斜着插着花,这朵花应该还没有凋谢。少日心情:年少时的情怀。义熙一叟:指陶渊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菊花与荷花,下片则借咏菊来表现作者的高尚情操、清高气骨。全词语言质朴,格调高雅,风格清新,是宋词中难得的佳作。

“金菊对芙蓉”,开篇点题:“对”字有对答之义。“对菊”“对芙蕖”,既表明了词人面对的是菊花和荷花,又暗示出诗人在词中所要表达的主题——傲然独立,不为世俗所动,坚守高洁的节操。“丛菊花黄,词人发白,风前相映分明。”菊花盛开时,金黄色的花朵在阳光下分外耀眼;词人的满头白发在秋风中摇曳多姿。这两句写出了菊花和荷花各自的美丽特征,也暗示出了词人对这两种植物的喜爱。

“道不嫌老丑,如汝伶俜。”这两句话表明了词人对于菊花和荷花的赞美之情。他认为菊花虽然衰老但却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志节,就像他一样孤独凄凉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几句表达了词人对菊花和荷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自己的高尚情操、清高气骨。

“迟开至竟还能久,管世间、飞絮浮萍。”这两句写出了菊花和荷花的坚韧不屈。它们虽然在春天里姗姗来迟,但最终能够盛开得长久不息;即使是世间的飘荡不定,它们也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于菊花和荷花的赞美之情,也暗示了他自己的高尚情操、清高气骨。

“帽檐斜插,端应未改,少日心情。”帽子斜挂着,应该还是没有被改变;年少时的心情也应该还是那么美好。这里的“端应”二字表现出了词人对于菊花和荷花的赞美之情和对自己少年时代的怀念之情。通过这句词,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对于菊花和荷花的喜爱之情以及自己的高尚情操、清高气骨。

下片首句“小掬盏水清泠”,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手持一盏清澈的水壶,轻轻地倾倒着,水花四溅。这几句描写了诗人在品茶时的心境,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菊花和荷花的赞美之情。

“荐义熙一叟,聊替方棂。”诗人把菊花作为祭品献给了陶渊明,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庇佑。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于陶渊明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自己对于陶渊明的崇敬之心。

“恁天阴雁过,秋气峥嵘。”天气阴沉,大雁南飞,秋天的气息愈发浓烈。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内心感受。这几句表达了词人对于秋天的热爱之情,也暗示了他自己的高尚情操、清高气骨。

“自将热泪■■洒,耿忘言、淡守孤馨。”诗人不禁流下了热泪,心中充满了感慨。他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志向和信念,不愿随波逐流。这几句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金釭夜静,更扶香影,画上绡屏。”夜晚宁静,月光洒落在香炉上,形成一道美丽的光影。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也暗示了词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词以菊花和荷花为线索,通过对它们的形象描绘和情感抒发,表达了词人对于高尚情操、清高气骨的独特见解和追求。同时,这首词也展现了词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