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梅时候。帘外薰风透。梁燕乳,庭花瘦。堆盘烹白小,洗盏呼红友。千古事,文章尽为先生寿。
伯玉知非后。翁子穷经久。人渐老,愁依旧。弹琴看鬓影,泼墨盈怀袖。须念我,一春寂寞青溪口。
【注释】
1.金其旋表兄:指词人的朋友。2.五十初度:50岁的初度,指40岁的生日。3.梁燕乳:指梁上燕子的巢穴。4.堆盘烹白:指摆满盘中的食物,烹煮白色的菜肴。5.洗盏呼红友:斟满酒杯,邀请朋友共饮。6.千古事:指历史长河中发生的千古大事。7.文章:这里指的是文章、学问。8.伯玉知非后:伯玉,即王导,晋朝名臣。9.翁子:敬辞,对年老的人的称呼。10.翁子穷经久:年老的先生致力于钻研经书。11.弹琴看鬓影:弹琴时看到自己的鬓发映在琴弦上的影子。12.泼墨盈怀袖:挥笔如飞,笔墨洒满胸怀。13.须念我:必须念及我。14.青溪口:地名,位于今安徽泾县境内。作者原籍在泾县青溪口附近,故称“青溪口”。
【翻译】
春天到来的时候,熟梅的季节到了,透过帘外吹进一股薰风,梁上的燕子筑着窝,庭园里花儿瘦弱不堪。摆放一盘盘中烹煮的白米饭,斟满酒杯,邀请朋友们一起喝酒。自古以来的大事,都是文章和学问的见证。
伯玉(王导)知道是非以后,年迈的先生致力于钻研经书已经很久了。人们逐渐衰老,但愁苦依旧。弹琴时可以看到自己鬓发映在琴弦上的影子,泼墨写诗时衣袖都沾满了墨迹。你必须念及我一春寂寞地居住在青溪口。
【赏析】
此词是一首贺寿词。全词通过描绘生日那天的热闹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美好的祝福。
开头两句“熟梅时候,帘外薰风透”,点出时间是在春天,正值梅花盛开之时,而此时又恰逢一阵春风拂面而来。这里的“熏风”既是指自然界的春风,也暗示了生日宴会的气氛之热烈。接着,词人描绘了生日宴会的场景:“梁燕乳,庭花瘦。”梁上的燕子在筑巢,庭前的花儿已经凋零。这两句通过燕子和花的描写,生动地勾勒出了一种生机勃勃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为下文的人物出场做了铺垫。
词人转而描述了寿星本人:“堆盘烹白小,洗盏呼红友。”他准备了许多美食佳肴,摆满了盘子,烹煮了一桌白色的米饭,斟满了酒杯,邀请了众多的朋友一起庆祝。这一句描绘了寿星的慷慨大方和热情好客,也体现了他对亲朋好友的重视与珍视。
“千古事,文章尽为先生寿”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整个词的意境。在这里,词人将历史长河中的千古大事和文章都归结于这个寿星身上,表达了对他才华与成就的高度赞誉。这不仅是对寿星个人的赞美,也是对其一生所作贡献的认可。
紧接着,词人转向了寿星的个人生活:“伯玉知非后,翁子穷经久。”这里提到了两位人物:“伯玉”(王导)和“翁子”(寿星)。前者是晋朝的名臣,后者是寿星的自称。从“伯玉知非后”可以看出,寿星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正在积极改正。而“翁子穷经久”则表明寿星一直热衷于钻研经书,追求学问。这两个句子既表现了寿星的品质与志向,也为整首词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最后两句“人渐老,愁依旧”和“须念我,一春寂寞青溪口”则表达了寿星的无奈与感慨。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都会逐渐变老,但心中的忧愁却始终无法消除。在这春天的美好时光里,寿星独自一人居住在青溪口,远离亲友,只能独自面对这份孤独与寂寞。
整首词以生动的场景描绘、深刻的人物刻画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人格魅力的寿星形象。同时,它也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