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青山蒙碧雾。小艇但随流水去。荒村何处问桃花,芳草渡。斜阳暮。一片红云遮去路。
偏怪东风吹不住。点点胭脂飘细雨。人家疑在武陵源,花乱舞。莺乱语。只恐刘郎来又误。

《天仙子·皋亭看桃花》原文:隐隐青山蒙碧雾。小艇但随流水去。荒村何处问桃花,芳草渡。斜阳暮。一片红云遮去路。偏怪东风吹不住。点点胭脂飘细雨。人家疑在武陵源,花乱舞。莺乱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桃花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和诗意的自然风景画。诗中“隐隐青山蒙碧雾”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山景,朦胧的山色被淡淡的绿意笼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气氛。紧接着,“小艇但随流水去”,诗人选择了一条小船,让它随着潺潺的水流前行,这一动作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句子,“荒村何处问桃花”,描绘了诗人在寻找桃花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荒废村庄。这里的“荒村”和远处盛开的桃花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接着,“芳草渡”和“斜阳暮”两句,通过色彩和时间的描述,勾勒出了一幅夕阳西下的宁静景象,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诗的后半段,“一片红云遮去路”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晚霞的美,同时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偏怪东风吹不住”,则表达了诗人对东风的无奈感,东风本应带来温暖,却无法驱散心中的迷雾。“点点胭脂飘细雨”,这里用“点点胭脂”形容细雨的颜色与形态,增加了诗句的诗意和画面感。最后,“人家疑在武陵源”和“花乱舞”“莺乱语”,描绘了一种热闹而又不失优雅的景象,仿佛整个村庄都被桃花的芬芳和鸟儿的歌声所笼罩,展现了一派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田园风光。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让读者在赏析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活的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