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雄关,遥望处、势分吴楚。临断岸、扁舟乍舣,独来吊古。哀雁吟霜孤月冷,阴风拂水江潮怒。正凭高、默默感予怀,谁堪诉。
思昔日,孤忠苦。向此地,重开阻。叹兵屯虎豹,欲飞难度。楚树吴云犹在眼,吹箫乞食归何处。但如今、铁限锁寒烟,迷榛莽。
【解析】
此题为诗歌的赏析,注意从意象、手法和情感三个方面分析。首先,理解全诗的意思,明确诗人的情感;然后,结合注释分析,抓住关键词句,揣摩其思想感情;最后,点出主旨,指出其艺术特点。“哀雁吟霜孤月冷”一句是说秋天的天气,雁儿鸣叫着飞过天空,月光下江水波涛汹涌,在感叹自己的处境艰难。“正凭高、默默感予怀,谁堪诉”,意思是我站在高处,默默地感慨自己的遭遇和心情,没有人能够倾诉。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无助之情。
“思昔日,孤忠苦。向此地,重开阻。”这句话的意思是回想过去,我忠诚地保卫着国家,可是如今却被迫离开了这里。表达作者对于当时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
“楚树吴云犹在眼,吹箫乞食归何处?”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的树木和吴国的云朵还在我眼前,可是我现在只能吹箫乞食,回到什么地方呢?表现了作者对故土的回忆以及对国家的担忧之情。
“但如今、铁限锁寒烟,迷榛莽。”这句话的意思是但现在我却被铁链锁住了,生活在荒凉的原野上,迷失在荒野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局势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之情。
【答案】
满江红·过昭关怀古
百尺雄关,遥望处、势分吴楚。临断岸、扁舟乍舣,独来吊古。哀雁吟霜孤月冷,阴风拂水江潮怒。正凭高、默默感予怀,谁堪诉?
思当日,孤忠苦。向此地,重开阻。叹兵屯虎豹,欲飞难度。楚树吴云犹在眼,吹箫乞食归何处。但如今、铁限锁寒烟,迷榛莽。
赏析:
词人通过写景抒写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词人在过昭关时,面对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不禁发出悲凉的感慨。
第一片写词人凭吊古迹,抒发壮志难酬之情。“哀雁吟霜孤月冷,阴风拂水江潮怒。”这两句写景,以景衬情。秋日里,北雁南飞,孤月当空,阴风拂面,江水激荡。这些凄清的景象,更衬托出词人的伤感情怀。他独自凭吊古迹,面对苍茫的大地,不禁感慨万端,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说的苦闷。“正凭高、默默感予怀,谁堪诉?”这几句词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
第二片写词人对往事的回忆和未来的忧虑。“思昔日,孤忠苦”两句回忆当年为国家而奋斗的艰辛历程,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向此地,重开阻”两句则表达了他在此地无法施展才能,只能被迫离开的无奈之情。“楚树吴云犹在眼,吹箫乞食归何处?”这句词描绘了词人眼中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前途的迷茫和困惑。
最后一片写词人对未来的忧虑。“但如今、铁限锁寒烟,迷榛莽。”这两句词表达了他对当前局势的担忧。他认为自己已经被朝廷所控制,无法再为国家尽忠报国,只能在荒凉的原野上度过余生。这既体现了他内心的痛苦,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
整首词通过写景抒情,抒发了词人的壮志未酬、身世飘零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