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蒲漾水,新竹梢云,暖风正好。谩学长生,彩丝臂上红欲耀。竞看楚女吴娃,试小纨纤缟。画鹢争飞,渡头箫鼓缭绕。
千载湘君,到而今、有谁凭吊。朱符艾虎,催老几多年少。岁岁榴红似火,忍将人照。憔悴情悰,古来谁个知道。
诗句注释:
- 短蒲漾水,新竹梢云,暖风正好。谩学长生,彩丝臂上红欲耀。 - 短蒲指的是端午节的习俗,即插艾草于门前和门后,以防疾病;水面泛着绿意,新长出的竹叶在春风中摇曳;温暖的风使得一切显得美好。尽管人们学习追求长生不老的仙法(“谩学长生”),但手臂上的彩丝已经快要映红了皮肤。
- 竞看楚女吴娃,试小纨纤缟。画鹢争飞,渡头箫鼓缭绕。 - 竞看指的是观赏,楚女吴娃指楚国美女和吴国美女;她们穿着细腻的小纨和轻绢。画鹢(yì)指的是装饰华丽、颜色鲜艳的船只;它们在河面上争先恐后地行驶,而渡头传来悠扬的箫鼓声。
- 千载湘君,到而今、有谁凭吊。朱符艾虎,催老几多年少。岁岁榴红似火,忍将人照。憔悴情悰,古来谁个知道。 - 千载湘君指的是屈原,他因忧国忧民被放逐,死后化为湘水之神;没有人去凭吊他,因为他已经死去很久。朱符艾虎指的是端午节的习俗,人们用彩色绳子系在手腕上,上面写着驱邪避疫的咒语;这些符咒随着岁月的增长逐渐褪色,甚至有些已经消失。每年夏天的榴花盛开得如火如荼,人们却只能忍受这种美景而不去欣赏。这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古今以来又有几人能理解。
译文:
端午节的蒲草在水中摇曳,新生的竹子在春风中婆娑起舞。人们争相效仿古人,在手臂上系着象征着长寿的彩绳。然而,我们只是徒有其表,无法真正体会到那种追求永恒的愿望。
我们欣赏着楚地美女和吴国美女的风采,她们身着细薄的丝质衣裳。那些装饰华丽的船只在河面上争先恐后地行驶,而渡头的箫鼓声此起彼伏。
千年过去了,屈原这样的英雄人物仍然无人问津。他的朱红色符咒和艾草虎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光彩,甚至有些已经消失。每年的榴花都盛开得如火如荼,但人们只能忍受这种美景而不去欣赏。这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古今以来又有几人能理解。
赏析:
这首《端午述怀》是一首典型的文人墨客对端午节风俗的抒情诗歌。诗人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对节日风俗、英雄人物以及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及其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短蒲漾水”、“暖风正好”等自然景象,以及“楚女吴娃”、“画鹢争飞”等人文活动,营造出了一种和谐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通过对比屈原等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