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慵薰,钗懒卸。愁到天涯今夜。欹绣枕,对银缸。相思月半床。
有谁知,无处问。燕子不传芳信。花点点,柳丝丝。无聊是此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全诗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被慵薰,钗懒卸。愁到天涯今夜。”意思是:被褥慵懒地被熏着,梳妆用的钗环懒得卸下来,愁闷萦绕在心头,直到天明。“欹绣枕,对银缸。相思月半床。”“欹”字写出了女子的体态,表现了她此时的心情,她斜靠在床上,面对银白色的灯台,满心都是相思之情。“有谁知,无处问。”意思是:又有谁知道我的心事,向谁去诉说呢?“燕子不传芳信。”意思是:春来时节燕子飞过,它却不会为我捎来远方情人的书信。“花点点,柳丝丝。无聊是此时。”“花点点,柳丝丝”两句以景结情,写眼前所见之景,以景衬情,更显出女子的寂寞与伤感。“无聊”二字直抒胸中无限愁苦之感。

【答案】

译文:

我被褥慵懒地被熏着,梳妆用的钗环懒得卸下。愁闷萦绕在心头,直到天明。斜靠在床上,面对银白色的灯台,满心都是相思。又谁能知道我的心事,向谁去诉说呢?燕子飞过,却不会为我捎来远方情人的书信。眼前的花开花落,丝丝细雨中的杨柳依依,更显出她的寂寞与伤感。这真是无聊啊!

赏析:

上阕起首二句点明女主人公因思念远人而感到烦恼,夜深犹未入睡,睡眼朦胧地对着孤灯沉思。“倚”“对”,写出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后二句写女主人公独眠无寐的原因,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所以难以入睡。

下阕开头两句写女主人公的孤单和寂寥。因为无法排遣内心的忧愁,所以她只能斜靠在绣枕上,面对明亮的灯光发愣。“有谁知?”这句直接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空虚和孤独。“燕子不传芳信”两句写燕子虽能报春,但它们却不能为远方的亲人传递自己的消息。“花点点,柳丝丝。无聊是此时。”女主人公看到窗外的花、柳,不禁想到自己的处境和心情,感叹时光的流逝,岁月无情。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出自己此时的无聊和寂寞。整首词情感细腻,情景交融,把一个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惟妙惟肖(或“形象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