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间茅屋。拓轩窗,晓清清地,数峰凝绿。唱罢花冠灯未杀,料理牙签玉轴。三万卷、丘侯都熟。谁写草堂新画本,有瓯波、小印鹅溪幅。一分水,二分竹。
兰台共说秋霜肃。话甘棠、苍生又仰,春风和燠。锦袋绯鱼抛掷久,三径未荒松菊。谅心与,白云相逐。传世文章公莫秘,读书台、例向匡山筑。千载下,想高踯。
金缕曲
八九间茅屋。拓轩窗,晓清清地,数峰凝绿。唱罢花冠灯未杀,料理牙签玉轴。三万卷、丘侯都熟。谁写草堂新画本,有瓯波、小印鹅溪幅。一分水,二分竹。
兰台共说秋霜肃。话甘棠、苍生又仰,春风和燠。锦袋绯鱼抛掷久,三径未荒松菊。谅心与,白云相逐。传世文章公莫秘,读书台、例向匡山筑。千载下,想高踯。
【注释】
①八九间:八间或九间房舍的简语。茅屋:茅草盖的屋。
②拓轩窗:推开窗子让清风进来。轩窗:窗子。
③晓清清:清晨的凉爽。
④数峰凝绿:几座山峰被绿色覆盖。
⑤灯未杀:灯火尚未燃尽。
⑥料理:整理。牙签:指书签。玉轴:指书卷。
⑦丘侯:泛指贤人。都熟:全都熟悉。
⑧谁写草堂新画本:是谁为杜甫草堂写了新画?草堂:指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后称杜甫草堂。
⑨瓯(ōu)波:指茶壶上的花纹。鹅溪:地名,在四川。
⑩一分水:一尺多宽的水道。二分竹:两尺多宽的竹林。
⑪兰台共说:一起谈论。
⑫甘棠:比喻贤人的功德像甘棠树一样被后人怀念。
⑬春风和燠:春风温和,气候宜人。燠(yù):温暖。
⑭锦袋红鱼:指书信。绯鱼:红色的鱼形信物。
⑮三径未荒松菊:三条小路没有荒芜,长满松树和菊花。
⑯谅心与:相信他们的心情。
⑰云:这里用作动词,跟随着。
⑱传世文章:流传下来的诗文。公莫秘:不要保守秘密。
⑲读书台:杜甫在成都的读书处,即杜甫草堂。
⑳例向:经常是。匡山句:杜甫曾在匡山上隐居过,此处以匡山作比,表示自己的读书台就在这里。
㉑千载下:千秋万代以后。
【翻译】
我有几间茅屋,推开窗子让清新的晨风吹进来;窗外是几座被绿色覆盖的山峰。我刚刚唱完《花冠》之歌,灯光还没有完全燃尽;于是我就整理了那些书签和书卷,准备把它们收藏起来。我读过的书已经堆积得像山丘一样高了,谁还不懂得我的学识呢?谁能写出杜甫草堂的新画?那泉水清澈明亮,竹子郁郁葱葱。我们曾经一起谈论秋天的霜雪,谈论甘棠的功德,谈论春天的温暖和和煦;我们的谈话就像锦袋里的红鱼,飘散在远方。我们的友情就像这山路,一直延伸到松树和菊花之间。我相信他们的心和我的志向是一样的;我相信我们的友谊就像白云一样,会永远跟随着我们。流传下来的诗文,你们千万不要把它保密;你们的读书台就建在匡山吧!让我们在那里一起度过千秋万代吧!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所作,抒发了诗人晚年的感慨之情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意。
此诗首联“八九间茅屋,拓轩窗,晓清清地,数峰凝绿。”描写了诗人居住的环境,表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与恬静,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颔联“唱罢花冠灯未杀,料理牙签玉轴。”描绘诗人生活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修养以及他对生活的满足与愉悦。
颈联“谁写草堂新画本?有瓯波、小印鹅溪幅。”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生活的细节和环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以及他追求高雅生活的态度。
尾联“一分水,二分竹。兰台共说秋霜肃,话甘棠、苍生又仰,春风和燠。”则再次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与热爱以及他追求高雅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深沉而细腻,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