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岛沉红,香溪绿染。无端啼破斜阳岸。王孙春草遍天涯,凭君一语频频唤。
五月江深,三更月半。相思一夜惊千遍。有情莫向异乡啼,飞归巫峡何曾远。
下面是对《踏莎行·子规》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词原文:
花岛沉红,香溪绿染。无端啼破斜阳岸。王孙春草遍天涯,凭君一语频频唤。
五月江深,三更月半。相思一夜惊千遍。有情莫向异乡啼,飞归巫峡何曾远。译文:
在花丛岛屿中红花已经凋零,清澈的溪水旁草木翠绿。杜鹃鸟的啼叫突然打破了平静的傍晚,它栖息在王孙的足迹遍布的草地上。春天的草地延伸到天边,而你的话语总是频频呼唤我。
当夜色深沉时,五月的江流更加幽深;三更时分,明亮的月亮高挂天际。我的思念在一夜之间被唤醒了千百次,但我怎能向你在异地他乡啼叫呢?我的思念就像一只鸟儿,飞翔回到美丽的巫峡,那地方并不遥远。关键词注释:
- 花岛沉红:形容花朵盛开时颜色鲜艳。
- 香溪绿染:香溪边草木散发出的香气让人心醉。
- 王孙春草:泛指春天的景色,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相思一夜惊千遍:表达了对某人深切思念的情感,一夜之间被唤醒千百次。
- 异乡啼:在外地或不熟悉的地方啼叫,可能暗示诗人对家乡的眷恋。
- 飞归巫峡:比喻自己如同鸟儿一样,返回到熟悉的地方,即美丽的巫峡。
- 诗词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杜鹃鸟的鸣叫声,以及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跨越地理距离的深情厚意。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形象,如“花岛沉红”和“香溪绿染”,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同时,通过“王孙春草遍天涯”和“有情莫向异乡啼”等句子,传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全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