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度银河,灵鹊空担怕。昔日烧香抱枕人,跪在湘帘下。
不是野东风,错把桃花嫁。谁移杨柳近墙东,又怪莺儿诈。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写一位女子在春光明媚、桃花烂漫的时节,却因丈夫不在身边而不能享受这良辰美景的痛苦心情。全诗语言浅近明白,但意境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误佳期红辩”,起首二句点题。佳期,是美好的时光;红辩,即胭脂色,这里指女子。此句点出女子因丈夫不在而错过了与情人相聚的美好时刻。

“织女度银河”一句,承接上文,用神话传说来渲染气氛,为下文女子的相思之情作铺垫。织女,即织女星,传说中的天帝之女。此句以天上的织女来衬托人间的少妇,暗示了少妇对远行丈夫的思念。

“灵鹊空担怕”二句,进一步描绘女子的相思之情。灵鹊,即喜鹊,传说中喜鹊能报喜讯。“灵鹊空担怕”,是说织女虽能报喜讯,但自己却不能把喜讯告诉远方的人。“昔日烧香抱枕人”,则是说从前两人在一起时的情景:那时他常常抱着她一起烧香,现在却只能抱着空空的枕头。此句表达了女子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丈夫的深深眷恋。

“不是野东风”二句,是对前两句的深化。“野东风”,即野风,此处借指春风。“错把桃花嫁”,是说丈夫不在家,她只好把春天的美好寄托在桃花之上:“谁移杨柳近墙东”,则暗含着对丈夫归来后,自己能过上甜蜜的生活的期待。此句反映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最后四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整首诗的升华。“又怪莺儿诈”,是说女子埋怨黄莺骗走了自己的心。“诈”、“骗”二字,既表明了女子对丈夫的忠贞不渝,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揭示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它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又哀怨的女子形象。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古代女性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她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