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守柴门是野鸥,花边菜臼竹间楼。古人偏爱陶元亮,祭酒咸推陈太丘。
九节杖,一扁舟。布衣焉敢谒诸侯。老人未鲠何须祝,且往前村饭㹀牛。

《鹧鸪天·谁守柴门是野鸥》

谁守柴门是野鸥,花边菜臼竹间楼。陶元亮之偏爱,陈太丘之祭酒。

九节杖,一扁舟。布衣焉敢谒诸侯。老人未鲠何须祝,且往前村饭㹀牛。

注释:

  • 这首词描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悟,通过对野鸥、花边菜臼、竹间楼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
  • “陶元亮”指的是东晋名士陶潜,他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田园。“陈太丘”则是指东汉名士陈寔,他以德行高尚著称于世。这两位历史人物都是作者仰慕的对象,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 “九节杖”是古代的一种长杖,象征着高洁的品质。“一扁舟”则意味着诗人像陶潜一样,追求简朴的生活方式。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诗人的理想境界。
  • “布衣焉敢谒诸侯”表示诗人虽然身处平民阶层,却依然保持着对权力的敬畏之心,不敢轻易涉足官场。
  • “老人未鲠何须祝”暗示了诗人对长辈的尊重和谦逊态度,即使面对困难或挑战也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的忧虑或求助。
  • “且往前村饭㹀牛”则是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描述,暗示着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不急于求成,而是享受当下的生活乐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以陶潜和陈寔为榜样,强调了高洁品质和淡泊名利的重要性。同时,诗人还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以及对日常生活的珍视。整首诗词既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又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