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月无心,随风有态,袅袅低堕。箫歇秦台,簟分楚馆,留得影婀娜。娇鬟梳掠,舞衫裁剪,都学鱼天晴朵。更画入、屏山几曲,氤氲夜灯窗户。
晓楼开处,惯侵帘额,缭乱香篆百和。蝶径寻钿,莺堤斗草,引傍茜裙亸。有时遮断,玉骢归路,料得翠眉双锁。漫更挂、虬檐银线。搅伊梦破。

诗句释义

1 抱月无心,随风有态,袅袅低堕。

  • 抱月无心:形容云彩轻盈而自在地环绕月亮,没有明显的目的地或形状。
  • 随风有态:云彩随着风的吹动呈现出各种形态。
  • 袅袅低堕:云彩轻柔地下垂、下降的样子。
  1. 箫歇秦台,簟分楚馆,留得影婀娜。
  • 箫歇秦台:音乐停止时,箫声在秦台的舞台上消失(箫通常用在古代奏乐场合)。
  • 簟分楚馆:竹席被分割开摆放在楚王的宾馆。
  • 留得影婀娜:云彩的形态优雅,仿佛是在水中舞动的影子。
  1. 娇鬟梳掠,舞衫裁剪,都学鱼天晴朵。
  • 娇鬟梳掠:美丽的女子梳理着她的头发(鬟指的是发髻,梳掠指梳理头发)。
  • 舞衫裁剪:女子穿着舞蹈用的衣裳。
  • 都学鱼天晴朵:所有的云彩都像鱼在天空中游动,又像晴天里盛开的花。
  1. 更画入、屏山几曲,氤氲夜灯窗户。
  • 氤氲:空气中的水汽和气味相互交织形成朦胧的景象。
  • 夜灯窗户:夜晚灯光映照在窗户上,使室内显得朦胧而有诗意。
  1. 晓楼开处,惯侵帘额,缭乱香篆百和。
  • 晓楼开处:清晨的楼阁开启门户。
  • 惯侵帘额:楼阁的轮廓常常侵入到窗帘的边缘。
  • 缭乱香篆百和:香炉中冒出的烟雾缭绕,百种香味交织在一起。
  1. 蝶径寻钿,莺堤斗草,引傍茜裙亸。
  • 蝶径寻钿:蝴蝶在花间飞舞寻找花瓣作为装饰品。
  • 莺堤斗草:黄莺在堤坝上嬉戏,争夺花朵。
  • 茜裙亸:女子的裙子因为争斗而散乱地垂落。
  1. 有时遮断,玉骢归路,料得翠眉双锁。
  • 玉骢归路:玉饰的马(通常指骏马)返回主人的道路。
  • 翠眉双锁:主人因思念而皱起了眉头。
  1. 漫更挂、虬檐银线。搅伊梦破。
  • 虬檐银线:屋檐上的银色装饰物(可能是龙形的檐铃或其他装饰)。

  • 搅伊梦破:这些装饰物破坏了主人的梦境。

    译文及赏析

    《永遇乐·咏云》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通过对云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内心的感慨。

诗词原文

抱月无心,随风有态,袅袅低堕。箫歇秦台,簟分楚馆,留得影婀娜。娇鬟梳掠,舞衫裁剪,都学鱼夭晴朵。更画入、屏山几曲,氤氲夜灯窗户。
晓楼开处,惯侵帘额,缭乱香篆百和。蝶径寻钿,莺堤斗草,引傍茜裙亸。有时遮断,玉骢归路,料得翠眉双锁。漫更挂、虬檐银线。搅伊梦破。

逐句解释

  1. 云彩轻盈且自在地环绕着皎洁的月亮,随风变化成各种姿态。
  2. 当箫声停止在秦台时,云彩也从那里消散。
  3. 云彩的形态优雅如水中的鱼,晴空中的花朵。
  4. 云彩画入屏风,蜿蜒曲折地融入了室内的光线。
  5. 晨曦中楼阁的门敞开,经常侵入到窗帘的边缘。
  6. 蝴蝶和蜜蜂在花间飞舞寻找花瓣作为装饰品,黄莺在堤坝上争抢花朵。
  7. 有时云雾遮挡住了归途,主人因此皱眉。
  8. 最后提到屋檐上的银色装饰物破坏了主人的梦境。

赏析

《永遇乐·咏云》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云彩的美丽和多变性。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美与人类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的云彩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象征着自由、美丽和变幻无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