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雪才消竹色,午钟迸起松声。尚有巢乌岩际落,怪道游人树杪行。一峰兰若晴。
飞白乍看宸翰,来青旧识轩名。不见隔云缇骑合,但听流泉坏道鸣。悽然物外情。

【注释】

霁雪:雨后的雪。竹色:指竹的颜色。午钟:中午敲的钟。鸟声:指鸟啼的声音。巢乌:指乌鸦,这里借指诗人自己。岩际落:在岩石上落下。怪道:奇怪地说。游人树杪行:在树木的顶端行走。一峰兰若:一座山峰上的佛寺。兰若:梵语“lankor”或“lanka”音译汉名,意为“香积”,是佛教徒为施舍、念佛而修建的寺院。晴:阳光明媚的日子。宸翰:帝王的书信。来青:指山中之青,也指山青水秀的地方。轩名:山中别墅的名字。不见隔云缇骑合:看不见天上的御马。但听流泉坏道鸣:只听流水冲刷道路发出声响。凄然物外情:流露出超世出尘的感情。物外:超然于世事之外。

【译文】

雨过天晴后,雪刚刚消融,竹林里还留有雪的痕迹。此时中午的钟声已经敲响,松涛阵阵传来阵阵响声。还有几只鸟儿停在岩石上,奇怪地说,这些游人在树尖上行走。一座山峰上有个佛寺,晴朗的时候,阳光洒满了整个山谷。

忽然看到皇帝的诏书,来到这美丽的山青水秀之地。以前就认识这个地方,却不知道它叫做“兰若”。抬头望去,看不到天上的御马,只有潺潺的流水声音。听到流水声后,心中感到凄凉悲伤,仿佛已经超脱了世俗之外的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的自然景色。首句点明时间是雨过天晴之后,接着描写了雨过天晴后的景象。

“霁雪才消竹色”,意思是说雨后天晴,雪刚消融。“午钟迸起松声”,意思是说是午后时分,钟声悠扬,松涛阵阵。“尚有巢乌岩际落”,“怪道游人树杪行”,意思是说在石头上落下的乌鸦和在树枝上行走的游人都显得那么奇异。

第二联是写景抒情。“一峰兰若晴”,意思是山中的一座寺庙在晴天下显得更加秀丽。“飞白乍看宸翰”,意思是说忽然发现皇帝的诏书,原来是来自山中这座寺庙。“来青旧识轩名”,意思是说以前就知道这个地方叫“兰若”,并曾经到过这个山青水秀的地方。

“不见隔云缇骑合,但听流泉坏道鸣。”意思是说看不见天上的皇车经过,只能听见泉水冲刷道路发出的声响。“悽然物外情”,意思是说流露出超世出尘的感情。

这首小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全诗以“竹色”、“松声”、“鸟声”、“流水声”为线索,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