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都在小楼西。更桥西。更湖西。湖外青山,山色晚来低。春又阑删人又去,愁独自,下帘拢,听马嘶。
马嘶。马嘶。路还迷。柳几堤。竹几篱。鞭也,鞭也,鞭不到、红扇双扉。况是行云,和雨做新泥。且住拗花花未落,花落后,怕重游,旧径非。

江城梅花引夕阳都在小楼西。更桥西。更湖西。湖外青山,山色晚来低。春又阑删人又去,愁独自,下帘拢,听马嘶。

马嘶。马嘶。路还迷。柳几堤。竹几篱。鞭也,鞭也,鞭不到、红扇双扉。况是行云,和雨做新泥。且住拗花花未落,花落后,怕重游,旧径非。

逐句解读与注释:

  1. 夕阳都在小楼西。 - 这是诗的开头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夕阳下的景色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寂寥。”夕阳”指的是日落时分的余晖,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觉;”小楼西”则描绘了诗人所处位置的具体环境,可能是一座靠近湖边的小屋。

  2. 更桥西。更湖西。 - 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地理位置。”更”字的使用在这里可能意味着“再往西”,表明诗人的视线或情感已经超越了桥和湖的范围,延伸到了更远的山川之间。这种表达方式增添了一种探索未知领域的冲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3. 湖外青山,山色晚来低 - 这句诗捕捉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湖外”指的是除了眼前的湖泊之外,还有更多远处的山脉;”青山”则是对那些山峦的形象描绘,它们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青翠和壮丽;”山色晚来低”则形象地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高山的颜色逐渐变得柔和,仿佛是在夕阳的温暖光线中变得更加亲切和亲近。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也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敬畏之情。

  4. 春又阑删人又去,愁独自,下帘拢, - 这里的”阑删”可能是指春天结束或者时间的流逝;”人又去”则表达了一种时光易逝的感慨,暗示着曾经的陪伴者或友人已经离去;”愁独自”直接点明了诗人此刻的心情状态——孤独和忧愁。”下帘拢”是一种动作描写,诗人可能在下帘之后聚集思绪,准备倾听外面的声音。

  5. 马嘶。马嘶。路还迷。 - 这两句是对周围环境的进一步描述,”马嘶”可能意味着道路两旁的马儿正在嘶鸣,这是旅途中的常见场景;”路还迷”则表达了诗人对方向感的迷茫,可能是因为路途遥远或者是心情的纷乱导致的;整体上,这两句营造了一种旅途中既真实又略带迷惘的氛围。

  6. 柳几堤,竹几篱。鞭也,鞭也,鞭不到、红扇双扉 - 这里继续描述旅途中的景物,”柳几堤”可能指的是河岸上的柳树形成的堤坝;”竹几篱”则形容了竹林环绕的小道;”鞭也,鞭也,鞭不到”则表达了尽管努力驱赶,却始终无法触及的情境,这里的”鞭”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焦虑或是对某种追求的挣扎。

  7. 况是行云,和雨做新泥 - 这两句进一步加深了旅途中的情感体验。将行云比喻为伴侣,暗示了诗人对于某种陪伴或理解的渴望;而”和雨做新泥”则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雨水滋润了地面,形成了新的泥土。这样的描写不仅仅是自然的写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变化和经历更新的感悟。

  8. 且住拗花花未落,花落后,怕重游,旧径非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且住”意味着停下来欣赏眼前的美景;”拗花”可能是指盛开的花朵,它们的美丽让人留连忘返;然而,当花朵凋谢后,诗人害怕再去重游那些地方,因为熟悉的路径已经被改变,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记忆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夕阳、小楼、桥梁、湖泊、青山等自然景观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己情感世界的关注。整首诗既有外在的自然风光,也有内在的心理活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心理风景画,使人读后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