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笋穿时,红珠乱缀西溪路。渔罾低护。最怕莺衔去。
笑口年来,忘却如蛮素。同谁数。小窗凭处。兰若帘风暮。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篱笋穿时:指春笋破土而出。
红珠乱缀西溪路:红润的春笋点缀着西溪的小路上。
渔罾(zēng):捕鱼的网。
莺衔去:黄莺飞走了。
笑口:笑脸。
如蛮素:象《诗经·大雅·卷阿》中“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的“如蛮素”,泛指各种美好的东西。
兰若:即佛教寺院,也指清幽之地。
凭处:凭倚的地方。
小窗:小窗子,借以形容幽暗的环境。
【译文】
春天,竹笋破土而出,把西溪的小径装扮得五彩斑斓,垂钓的人们低身守护,最怕的是黄莺儿飞来衔走。
我年年岁岁总是笑呵呵的,忘却了《诗经》中所描写的《卷阿》、《行露》等美好的事物,同谁一起数呢?只能凭倚在小窗旁,静静地欣赏那帘风吹拂的幽静环境。
【赏析】
此词为咏物词,上片写景,下片写人。全词写尽了春笋之美和垂钓者之乐,表现了他们悠然自得、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
起句“篱笋穿时,红珠乱缀西溪路”,描绘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春日景象。篱笆上的春笋破土而出,红嫩的笋芽缀满小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渔罾低护”,垂钓者低身守护,生怕被鸟雀叼去。这两句既写自然景色,又刻画了垂钓者的形象。
过片两句,由写景转向抒情。作者说:“笑口年来,忘却如蛮素。”这里,“笑口”是说垂钓者的笑脸,“蛮素”指的是《诗经》中的《卷阿》、《行露》等作品,这些诗篇写得优美动人。《卷阿》诗云:“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行露》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境界的向往,而如今作者却“忘却如蛮素”,即忘记了《诗经》中的美好之作。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词人说:“同谁数?小窗凭处,兰若帘风暮。”他不知道要向谁诉说自己的这种感受,只好默默地凭靠在小窗前,静静地欣赏着帘风吹拂的幽静环境。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和对垂钓者生活的赞美,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怀。同时,这首词的语言清新明快,形象生动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