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心性圆如月,帝网重重无量。百面交光,三生留照,不断字轮明相。蟠龙鼻仰。问青盖何年,玄冥无恙。鬓影春风,倚楼频看自惆怅。
拓本几番相饷。有西池瞻敬,尊那供养。仕至公卿,传宜孙子,多贺国家天上。听声卜响。剩表圣心情,容成知状。不老山人,玉泉饶醉盎。
徐积的《齐天乐》是一首咏物词,全词以镜为题,通过对镜中形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态炎凉和仕宦生涯的厌倦之情。
首句“道人心性圆如月”描绘了道人(即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性格如同明亮的月光,既纯洁又明亮。接下来,“帝网重重无量”表达了他对世间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的无奈与感叹。“百面交光,三生留照,不断字轮明相”则进一步描绘了镜子中的自己,他的面容在各种光线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仿佛是三生三世留下的影像,而那不断转动的字轮则象征着他在世间的奔波与忙碌。
接下来的“蟠龙鼻仰。问青盖何年,玄冥无恙”,则是对镜子中的形象进行了具体的描绘。蟠龙般的鼻子高高仰起,仿佛在询问青盖(指古代官吏的冠帽)何时出现?而玄冥则表示天地之间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这两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名利看淡的心态。
“鬓影春风,倚楼频看自惆怅”,则是对镜中形象的进一步描绘。鬓角的白发映衬着春风,让人不禁产生无尽的感慨。作者频频倚楼远眺,独自惆怅,似乎在思考着自己的人生道路。
“拓本几番相饷”则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上的孤独与无奈。他曾经尝试着向朋友请教,希望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但结果却是屡屡受挫。这种反复尝试的过程,使得他深感失望和疲惫。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对官场虚伪、功利的厌恶与反感。
“有西池瞻敬,尊那供养”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看法。他认为官场是一个充满虚伪和功利的地方,那些奉承讨好的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已。因此,他选择远离官场,寻求一种更加纯粹和宁静的生活方式。
“仕至公卿,传宜孙子,多贺国家天上”则是对作者一生经历的概括。他曾一度官至公卿,也曾被后世子孙所铭记。然而,这些荣耀和成就都是浮云,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相反,他感到一种深深的空虚和失落。
“听声卜响。剩表圣心情,容成知状”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占卜的无奈与感慨。他尝试着通过占卜来预测未来的命运,但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这种无助和挫败感使得他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不再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事物。
“不老山人,玉泉饶醉盎”则是对作者生活态度的总结。作为一个不老的山人,他选择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他饮酒作乐,享受着山水之间的宁静和美好。这种生活让他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幸福。
这首《齐天乐》通过对镜中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他既看到了世间的繁华与喧嚣,也看到了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既体验过官场的荣耀与诱惑,也承受过世态炎凉的打击。然而,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和机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