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消魂、故宫遗事,金源旧恨重数。鹍鸡弦上芳名认,一片冷云吹雨。都尉府。忆阿海、香闺近接东华路。承恩未许。但褪粉妆残,迎秋扇薄,还送燕归去。
娃儿曲,枉了巫峰朝暮。银红休按花谱。花开花落天难问,莫为绿鬟深诉。君记取。只几日、青城寂寞春无主。人间最苦。算杜宇声声,摩诃院里,才是断肠处。
【注释】
黯消魂:形容心情沮丧。故宫遗事:指金灭南宋后,金兵入据中原,元兵南侵,宋帝赵昺被俘,南宋灭亡的史实。金源旧恨重数:指金国灭宋的仇恨。都尉府:指金国都尉府中,女眷们的生活。阿海:金朝将领,与李妃(即李香君)私通,后来李香君出家为尼,称香莲和尚。巫峰:《列仙全传》卷一《李太白》:李白“尝于巫山之阳,遇神女,邀同舟,云雨之际,因取金钗钿合以赠。”朝暮:早晚。银红:指李香君的道装。花谱:花卉图。杜宇:杜鹃鸟,相传它声如“不如归去”,故又称催归鸟。摩诃院:佛教语,梵语Mahakala的音译,意为“金刚”。
【译文】
在故宫里,往事令人黯然消魂,金国的旧恨又重新浮现心头。听那鹍鸡弦上传来芳名的声音,只见一片冷云吹过,雨滴点点。回想起当年金国都尉府中,阿海的娇妻李香君和自己的情妇近接东华路,她承袭恩宠,却未许我进入深宫。如今她褪下粉妆残妆,迎接秋风扫过的薄扇,还要送走远行的燕归。
李香君在巫山的峰顶弹琴,枉然地在朝暮之间思念着我。她不弹奏银红的曲子,也不按着花儿图谱。花开花落天难问,别为我深诉绿鬓女子的幽怨之情吧。你要记得,我离去只有几日了,那时的青城寺将变得空寂无人,春色也失去了主人。人间最痛苦的莫过于杜鹃鸟的哀鸣,它声声叫着“不如归去”,让人心酸不已;摩诃院里,才是人断肠的地方。
【赏析】
这首小令是作者读元代杂剧《长生殿》时所作。此剧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悲剧故事,作者借以寄托亡国之痛和对李香君的怀念。
“黯消魂”三句,追述昔日宫中之事,以见其悲苦之深。“金源旧恨重数”,暗点金元之际宋室灭亡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屈辱的痛心。“都尉府”,暗用唐代诗人高适《封丘作》诗中的“都尉新丰客,清秋旧县官”句意,以见李香君与作者的关系密切,同时亦暗示李香君的身份地位。“香闺近接东华路”,言李香君居处之近,而自己与之来往甚密。“承恩”二句,写李香君与作者相会的情景。这里既表现了李香君的贤惠美貌,也反映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褪粉妆残”,指李香君的容颜憔悴。“迎秋扇薄”,言李香君虽已年老,但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韵。这两句词写尽李香君之美艳,也写尽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还送燕归去”句,化用白居易《长恨歌》:“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等句意,以喻李香君的离世,也暗示了自己对李香君的思念之情。
“娃儿曲”二句,写李香君之曲艺才情。“枉了巫峰朝暮”,“枉”字有“徒然”、“白白”之意,“巫峰”当指李香君的居所。《太平广记·李师师》引《挥尘录》载:宋徽宗时,李师师为内庭教坊副主管,善琵琶,曾为宋徽宗、钦宗两朝演唱。宋徽宗曾赐号为“师师”,又因其善唱《忆秦娥》,遂号“李师师”。这里借以指李香君。“银红休按花谱”,言李香君之曲艺技艺高妙超绝。“银红”,指乐器名,即筝。“花谱”,本意指花草图谱,喻指乐曲。李香君精通各种乐器,善于演奏各种曲子。“朝暮”,犹言每日。“朝暮”二词在这里用作动词,表示时间之长久。“朝”“暮”二字在这里用来表达时间的漫长,暗示了李香君与作者相处之久。
“花开花落”两句,写李香君之命运多舛。“天难问”,谓天理难容,无法解释李香君为何落得如此下场。李香君自沉乌江而死,又有何可追问的呢?“莫为绿鬟深诉”句,言李香君不要因为自己的绿鬓之发而深表哀怨,要坚强面对现实。“绿鬟”指女子头发黑绿色,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型。
“君记取”以下六句,写作者对李香君的怀念之情。“只几日”,言作者离别李香君的时间不长,仅几天而已。“青城”,指峨眉山的别称,峨眉山上有许多寺庙,其中青城山最为著名。“春无主”,指春天没有了主人。“人间最苦”,谓人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杜宇声声”句,杜宇是传说中的一种鸟,传说它叫声凄厉而悲哀:“摩诃院”即大雄院,佛家用语,泛指佛教寺院。“断肠处”,指伤心之处。作者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在离开李香君之后的痛苦心境。
全词通过对李香君的回忆和怀念,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思想、亡国之痛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