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边林畔。灵刹何年建。金碧辉,丹青炫。清音溪涧绕,寒色松云乱。游不到、半山梵响听难辨。
善恶谁知岸。陵谷曾经变。铃语碎,如吟叹。客程秋梦冷,觉路浮名绊。车过也、一天静思钟声远。

【注释】

竹边林畔:竹林和山边。

灵刹:佛寺。

金碧辉:金光闪闪,色彩绚丽。

丹青炫:红色的壁画鲜艳夺目。

清音溪涧:清脆悦耳的声音,如溪水潺潺。

寒色松云乱:白色的云雾缭绕在苍松之间。

游不到:游赏不到。

半山梵响:半山上的佛教诵经声。

善恶谁知岸:善与恶究竟在哪里?

陵谷曾经变:山陵与谷穴曾经改变过。

铃语碎:寺庙里的钟声清脆而急促。

如吟叹:像吟咏、叹息一样。

客程秋梦冷:旅途中的秋天梦境变得冷淡。

觉路浮名绊:意识到人生之路被名利所拖累。

车过也:车子驶过去。

静思钟声远:静静地思考着远处传来的钟声。

【赏析】

本词写秋日游览古寺的感受与心境。开头“竹边林畔,灵刹何年建。”两句点明游览之地是深山中一座古寺。“灵刹”,指佛寺,“何年建”表明其历史悠久,难以考证。“金碧辉,丹青炫”,用色彩鲜明的形容词写出了古刹的宏伟壮观。“清音溪涧绕,寒色松云乱”,“清音”“寒色”两词渲染出寺院周围环境之幽静,“绕”和“乱”两字则描绘出了山涧溪流和松林云彩交织在一起的景象。接着,“游不到,半山梵响听难辨”,由于山势险峻,作者未能登上山顶,无法聆听半山的梵音。“梵响”,佛教徒念经时的诵经声。“听难辨”表现出作者因山势险峻而无法听到梵音的遗憾和无奈。“善恶谁知岸,陵谷曾经变。”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间善恶无常、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短暂,应珍惜当下。“铃语碎,如吟叹”,描写了寺庙内钟声清脆而急促,如同人们在吟咏或叹息般。这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展现了古寺内的宁静氛围和悠远的历史感。最后“客程秋梦冷,觉路浮名绊。”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然处之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车过也,一天静思钟声远”,意味着当车辆从身边经过时,那遥远而宁静的钟声仿佛更加清晰,让人陷入深深的思考。全词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