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玉露,已天时无暑。素练家家动砧杵。绣窗间、忽听清响愁人,声正急,吟对银釭不语。
苏城征路远,凉夜丁冬,仰见双星自心苦。待捣碎离情、可奈情坚,春蒽倦、音传何许。但愿取、长缨击楼兰,莫负却、闺中此宵凄楚。
【注释】
- 洞仙歌:词牌名。
- 金风玉露:秋风,秋露。秋风清冷,秋露洁白。
- 天时:节气和气候。
- 素练:白色丝绸。砧杵(zǔn chù):古人捣衣时所用的棒槌和木棍。
- 银釭(gōng):古代灯具,多用铜、铁制成,形如盆,下有柄,上有灯罩。
- 苏城:指苏州。
- 征路:远行的道路。
- 凉夜:清凉的夜晚。丁冬:击物的声音,形容秋风吹动树枝等发出的声音。
- 双星:指织女与牛郎。他们相爱,却被隔在银河对岸。
- 春蒽(huì)倦:春蚕吐丝到吐完了才感到疲倦。比喻辛苦劳作到深夜。
- 长缨(yīn):长绳,比喻能拉直的长绳。
- 闺中:妻子的居室。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男子在秋天思念远方的妻子的情景。
上片写秋声触动了征人内心的愁绪,下片写征人如何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全词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上片开头三句写秋风秋露,天气渐凉,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打秋千,而主人公却独自守着孤灯不眠,心中充满了愁思。“忽”字表现出他突然听到砧杵声,“清响”则写出了声音之凄楚动人。“吟对银光”,更显得孤独凄凉。这几句既写景,更写人,表现了主人公因思念妻子而不得寐的心境。其中“苏城征路远”一句,既交代了人物的出行原因,又点明地点是苏城。“凉夜丁冬”,以听觉描写渲染环境氛围;“仰见双星”二句,写主人公抬头看见天空中的牛郎织女相会,内心不禁生出苦楚之情。最后两句“待将碎此心,可奈情坚;春蚕倦于吐丝,音传何许?”进一步抒写了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长缨”两句,想象丈夫挥舞长绳,射杀敌人,为国立功的壮志豪情。但结尾又转回到现实中来,表明自己虽愿为国家效力,但无奈妻子在家苦苦等待自己的归来,只能空怀壮烈之意而无从实现。
下片开头三句写丈夫离家远行,妻子在家中思念不已,夜深了还不停地纺织。“春蒽倦”三字,写出了妻子辛勤劳作的情形。“音传何许”一句,既写出了妻子的思念之切,也暗含了主人公对妻子的担忧和牵挂之情。“但愿取长缨”,“长缨”即长绳,这里用来比喻丈夫能够拉直的长绳,即能够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莫负却闺中”一句,则是说丈夫不能辜负妻子的期待和自己的愿望。这几句既写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又写主人公对未来的期望和打算。
词人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丰富的生活画面,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思念妻子、忧心忡忡的丈夫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