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寻诗。柳边林下,万柳萋迷。举目河山,平头岁月,猿鹤催归。
萧然箬笠蓑衣。定未减、长芦钓师。水绕孤村,月残断岸,小立多时。
【注释】:
陶陶簃: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
“何处寻诗”:何处才能找到诗歌呢?
“柳边林下”:指作者在柳树和树林之间漫步。
“万柳萋迷”:柳树郁郁葱葱,一片迷茫。
“举目河山”:抬头远望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猿鹤催归”:大雁南飞,仙鹤北翔,催促着作者回家。
“萧然箬笠蓑衣”:形容作者穿着朴素的草帽和蓑衣,过着隐逸的生活。
“定未减、长芦钓师”:虽然我的生活并不如那些隐居山林的渔夫那样清闲自在,但我并不羡慕他们。
“水绕孤村,月残断岸,小立多时”:水环绕着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月亮已经残缺不全,只有半截残月挂在天边。我久久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
【赏析】:
此词上片写词人漫游江左后的心情与见闻。起首两句写景。“何处寻诗”,表明诗人已无寻觅处;“柳边林下”,则点明其游踪所在,并暗示出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万柳萋迷”,写出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特色;“举目河山”,表明词人已无心观瞻;“长芦钓师”,则表明词人已厌倦尘世生活。这几句写尽了词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过片两句写景。“萧然箬笠蓑衣”,描绘了词人隐居的简朴生活;“水绕孤村,月残断岸”,写出了词人孤独寂寞的心境;“小立多时”,表达了词人等待友人归来的焦急心情。
词人以反诘的语气作结,表明自己虽然过着隐逸生活,但不以此为满足,而是更加思念朋友,期待与友人重逢。全词通过描写词人在江南水乡漫游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