藓阶惊坠。枯桐叶,雕残何与人事。少微江夜敛寒芒,魂返高阳里。叹矍铄、如君更几。藏山游岳宁天忌。忆小极藜床,忽入听跫音,自远携筇而起。
回念总角论文,萍粘絮散,旧迹丝乱重理。壁闲图尽少文游,酒答侯芭字。遽寂寞、人生到此。浑金璞玉都销碎。点茗瓯、危阑侧,何啻黄垆,有人沾涕。
霜叶飞·稚威游华山归而病,谒医上海,沈顿月余,以立秋日不起。行念逝者,不觉言之悽黯也
霜叶飘落,枯桐叶凋零,与人事何干。深夜里,江水敛去寒光,灵魂回到了高阳里。感叹像你一样精力旺盛、健康的人,能活到几时?我隐居在山中游览着名胜,难道天意要忌恨我吗?想起小时候和你一起在小屋里谈论文章,忽然听到脚步声,从远处带着手杖起身了。
回想着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的日子,那些旧时的痕迹被风吹乱了又理顺了。墙上已经没有画了,少文游玩的画面也全都不见了,喝酒聊天的字条也都不见了。现在只剩下一个人孤独寂寞,人生到了这个地步。就像黄金璞玉都被磨成了粉末。点上香茶,站在栏杆旁喝,比得上黄泉下有人哭泣的情景吗?
注释:霜叶飞:一种曲牌名,多用于词调。稚威:即张稚威(1283-1364),元末明初文学家和书法家。华山:指华山名胜风景区。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说:“太华之秀甲天下,华山为最。”后遂以“华山”代称“名山”。沈顿:形容病情加重。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礼记·月令》:“立秋之月……雷始收声。”意思是天气逐渐转凉。藜床:草编的坐具。苏轼《赠刘景文》有“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句,这里用其典意。高阳里:地名,传说中黄帝所居之地,故址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一带。矍铄:精神饱满的样子。藏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面。游岳:游览名胜。宁天:安于天命。忆小极:回忆起小时候的游乐之事。萍粘絮散:喻指朋友离散。旧迹:指过去的往事痕迹。丝乱重理:比喻事情复杂难解。壁闲图尽:壁上的画一幅也没有了。侯芭字:唐代诗人王建诗中有“芭蕉生井上”,此处借指友人。遽寂寞:突然感到寂寞。浑金璞玉:比喻美好的事物。点茗瓯:点茶用的杯子。危阑:栏杆。黄垆:指酒鬼坟。有人沾涕:有人在这里伤心落泪。
赏析:
此词写张稚威游览华山之后,因疾病缠绵,终于不能康复,临终之际思念故友的凄怆心情。上片写病中回忆往昔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现了友情的深厚;下片写自己对生死的感慨,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全词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