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刹不知名,环水皆台榭。莲叶圆圆稻叶尖,一绿浑无界。
潞水碧浑浑,此地宜销夏。谁遣明妆照浊流,水气因花解。

【注释】

十刹不知名,环水皆台榭:指佛教寺庙众多,环绕的河水中都是亭台楼阁。莲叶圆圆稻叶尖,一绿浑无界:荷叶圆圆的像田里的圆盘,稻叶尖尖的像刀锋一样直。

潞水碧浑浑,此地宜销夏:形容清凉的潞河水清澈如玉,这里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谁遣明妆照浊流,水气因花解:是谁把明艳的妆容洒在了浑浊的水流上,使得水气因为荷花而变得清新透明,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赏析】

这是一首咏荷之作。全词以“莲叶”为中心意象,通过对莲叶与稻叶的对比描写,赞美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起首两句“十刹不知名,环水皆台榭”,以佛寺众多、环水环绕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用莲叶与稻叶的对比来衬托莲叶的特点,通过“圆”与“尖”的对比,以及“浑”与“清”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中间两句“潞水碧浑浑,此地宜销夏”,则进一步描绘了潞河水清澈如玉的美丽景象。这里的“宜”字,不仅表示了潞河的水质清澈,还暗示了这里是一个适合消夏的地方。这两句进一步突出了莲花的洁净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尾联“谁遣明妆照浊流,水气因花解”,则是诗人对前文所写景色的深入解读。诗人巧妙地将莲花比作明妆,将流水比作浊流,通过这种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莲花与流水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一句“水气因花解”,则更是将这一关系推向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深刻理解。

这首《咏荷》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领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