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云万户沈酣际,凄然数声相引。古巷人稀,高门客散,月黑敲来渐紧。萧寥光景。想转过铜街,雾昏花暝。递入悲笳,一星幽火戍楼近。
中宵愁绪互并。正露寒人远,孤倚珊枕。贺老哀弦,雍门变徵,半藉空中传恨。炊粱梦醒。杂残雨飘窗,泪珠酸迸。乱点虾蟆,故宫禾黍冷。
【注释】
(1)柝(tuò):古时夜间巡逻用的铜质报警器。
(2)梨云:指月亮。
(3)沈酣(hān)际:沉醉到极点的时候。
(4)凄然:凄凉的样子。数声:指几声。引:引起。
(5)古巷人稀:古时的胡同里人来人往的很少。
(6)高门客散:豪门大户的宾客已走散了。
(7)月黑:天色很暗。敲:打,这里指敲打。
(8)萧寥(liáo qiáo)光景:萧条、冷落的景象。
(9)铜街:铜制的街道。雾昏:云雾迷蒙。花暝:花气消散,天色昏暗。
(10)递入悲笳(shā jiā):渐次传来凄厉的军乐声。
(11)戍楼:瞭望敌情的高台或烽火台上的瞭望台。近:紧挨在一起。
(12)中宵(zhōng xiāo):夜半时分。愁绪:忧愁的情绪。
(13)露寒人远:露水寒冷,人却远离。
(14)贺老、雍门:都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师。他们演奏的音乐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在这里借指悲凉、哀伤的音乐。变徵:古代十二律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变调,这里指用变调来表现悲怆的情感。空:空中,这里指通过空中传来的音乐传达悲伤之情。
(15)炊粱梦醒:形容梦醒了,比喻人从幻想中醒来。炊粱,烧火做饭。
(16)残雨飘窗:残雨滴落窗户上。
(17)虾蟆:蛤蟆。
(18)禾黍(shǔ hù):泛指庄稼,这里代指丰收后的田野。
【赏析】
《齐天乐》是一首咏史词,以深沉的感慨抒写作者对南宋覆亡的悲痛。全词在写法上与辛弃疾的《破阵子》一样,先描写景物以烘托气氛,然后抒发感慨;在抒情上,则以直抒胸臆为主,辅之以比兴手法。此词起首两句写景,渲染出一种凄清冷落的气氛,为下文抒发感喟作铺垫。“转过”句写夜色渐深,寒风呼啸,令人感到凄凉孤独。接着,词人把笔力一转,写深夜的思绪纷杂如麻,不禁想起当年金兵攻陷汴京、南宋灭亡的往事。“贺老”二句承“转过铜街”,“雍门变徵”一句承“月黑敲来”,都是指当时金兵入侵中原时所奏之乐曲而言,这里用来象征金兵南侵的暴行。词人以悲笳、幽火等物象,表达了对国家沦亡的悲愤之情。下片写词人的愁苦心情。“中宵”句写词人夜半醒来,想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不胜感慨。“正露寒”句承上,进一步描绘词人彻夜难眠的情景。“贺老”二句写词人听到远处的军乐,想到金兵南侵,心中充满悲恨之情。“杂残雨飘窗外”句写秋雨绵绵,淅沥不断,更增添了词人的愁苦情绪,也烘托出凄凉寂寞的氛围。“乱点虾蟆”三句,由室内写到室外,以蛙鸣来象征战乱,以禾黍的冷清来象征国破家亡的悲惨现实。最后,词人以慨叹收尾,表达对南宋覆灭的无限悲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