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杂耍落梅花。是谁家。闹分家。听取声声打灶语,波查。不古不今村样俏,都做尽讽兼嘲雨不差。
不差不差闲嗑牙。貌如花。涂似鸦。画了画了画不了,脸上霜华。壶矢烘堂,墨戏胜清哇。一纸闲抛陈朽去,重拾起,忆前尘,成叹嗟。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梅花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 一天杂耍落梅花。是谁家?闹分家。
- 翻译: 一天的杂耍落下了梅花。是谁家的孩子?闹着要分开。
- 注释: “一天”形容杂耍活动的时间很短,“落梅花”暗示杂耍中的梅花道具在一瞬间消失。“谁家”询问是谁家的孩子,“闹分家”表现出孩子之间因为某些原因而发生的争执。
第二句: 听取声声打灶语,波查。不古不今村样俏,都做尽讽兼嘲雨不差。
- 翻译: 听那一声声打灶的声音,多么不古不今。这个村子的样子既俏皮又古怪,都被讽刺和嘲笑过,但都不过分。
- 注释: “打灶”指的是做饭时的声响,“波查”是对这种声音的描述,可能带有戏谑意味。“不古不今村样俏”用来形容村子里的人或事既有古代的韵味,又有现代的特色,显得特别有趣。最后一句指出村里人被批评讽刺,但都没有过度。
第三句: 不差不差闲嗑牙。貌如花。涂似鸦。画了画了画不了,脸上霜华。
- 翻译: 不偏不倚地闲聊。外表美丽如同花朵。涂抹得就像乌鸦。虽画出了画,却无法完全描绘出来,脸上的皱纹已经显现。
- 注释: “不差不差”表示非常恰当,没有偏差。“闲嗑牙”指闲暇时聊天。“貌如花”比喻外表美丽动人,“涂似鸦”则形象地描绘了涂抹的痕迹像乌鸦般难以去除。
第四句: 壶矢烘堂,墨戏胜清哇。一纸闲抛陈朽去,重拾起,忆前尘,成叹嗟。
- 翻译: 茶水沸腾,酒壶里冒出热气。这比清茶还要好上许多。一纸旧书被随手扔掉了,但当它再次被捡起来时,不禁让人回忆起过去的事,感慨万分。
- 注释: “壶矢”可能是指热茶或者酒,“烘堂”形容房间内热气腾腾、气氛热烈。“墨戏”指书法或绘画等艺术活动。“一纸闲抛陈朽去”形容旧书被丢弃后又被重新捡起来的情景。“忆前尘”指的是回想起过去的往事。“成叹嗟”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叹。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梅花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之情。同时,诗中的幽默和讽刺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