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树齐观,樨禅喻隐,壶天更辟新境。逗鼻霏微,非烟缥缈,意味手头先领。注香熨■,■把玩、蒲团云冷。家国微尘何着,王孙自哀谁省。
蕉盦万缘都静。试余薰、撚酸偏永。也似楮毫闲趣,画兼诗迥。为问西来意旨,视叶叶、真经伴清磬。镂我袈裟,休惊自影。
【注释】
身树齐观:指身与树一体。樨禅喻隐:指桂花禅意,比喻隐居之趣。壶天:指壶中天地,比喻高远的境界。逗鼻霏微:指鼻端微闻其香。非烟缥缈:指烟雾袅袅,如烟般飘渺。意味手头先领:指品味其中之意,领会于心。注香熨■:指把玩鼻烟壶时的香气。■把玩,把玩的用具。蒲团云冷:指在蒲团上坐时感到凉意。家国微尘何着:指国家大事,何须挂齿。王孙自哀谁省:王孙指古代贵族子弟。自哀,自我怜悯。谁省,谁能理解他的心情?
蕉盦万缘都静:指蕉叶下的轩窗,一切纷扰都已平息。试余薰、撚酸偏永:指试着品尝鼻烟的香气,并捻动鼻子感受其味。也似楮毫闲趣,画兼诗迥:指也像纸笔的趣味,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为问西来意旨:指询问鼻烟壶中的西来意旨。视叶叶、真经伴清磬:指看那叶叶上的真经,陪伴着清脆的磬声。镂我袈裟,休惊自影:指雕刻我的袈裟,不要惊动我自己的影子。
【赏析】
本词是一首咏石涛贝多树子鼻烟壶的词,通过描写作者品鉴鼻烟壶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禅宗和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追求。
“身树齐观,樨禅喻隐,壶天更辟新境。”这三句是全词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禅宗和道家思想的追求。身树齐观,指的是人的身体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即禅宗所说的“身外无物”。樨禅喻隐,指的是桂花的香味象征着禅宗的隐逸生活,即“桂花隐逸”之意。壶天,指的是人的心中有一个独立的世界,即道家所说的“壶中天地”之意。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禅宗和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境界的探索和追求。
“逗鼻霏微,非烟缥缈”,这两句是描述鼻烟壶中的景象。逗鼻霏微,指的是鼻烟壶中的香气随风飘散,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非烟缥缈,指的是烟云缭绕,给人一种虚无飘渺的感觉。这两句通过对鼻烟壶中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宁静、淡远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高远的境界之中。
“意味手头先领”,这一句是表达作者对于品味鼻烟壶中意趣的理解。手头先领,意味着在品味之前就已经领悟到了其中的意趣。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品味鼻烟壶中意趣的独到见解。
“注香熨■,■把玩、蒲团云冷”,这几句是描述作者在把玩鼻烟壶时的情境。注香熨■,指的是把玩鼻烟壶时,香气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把玩,指的是用手触摸或者玩弄某物的行为。蒲团,是一种用草编织成的坐垫,古人常用它来坐卧或打坐。云冷,指的是蒲团上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这几句描绘了作者在把玩鼻烟壶时的情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家国微尘何着,王孙自哀谁省”,这两句是表达作者对于国家大事和个人情感的思考。家国微尘,指的是国家的命运如同尘埃一般微不足道。王孙自哀,指的是贵族子弟对自己的悲哀。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情感的反思,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的关注。
“蕉盦万缘都静,试余薰、撚酸偏永”,这两句是表达作者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蕉盦,指的是一种用于冥想的器具,通常放在竹席上。万缘都静,指的是生活中的各种纷扰都已经平息。试余薰、撚酸偏永,指的是尝试着品味鼻烟的香气,并捻动鼻子感受其味,这是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也似楮毫闲趣,画兼诗迥”,这两句是表达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楮毫,指的是纸笔,泛指书写工具。画兼诗,指的是绘画与诗歌相结合的艺术创作。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认为艺术创作应该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
“为问西来意旨,视叶叶、真经伴清磬”,这两句是表达作者对于佛学的理解。西来意旨,指的是佛教教义中的精髓和宗旨。视叶叶、真经伴清磬,指的是看着树叶上的佛经,伴随着清脆的磬声进行修行和思考。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佛学的理解,认为修行和思考应该以佛法为基础,并且要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感悟。
“镂我袈裟,休惊自影”,这一句是表达作者对个人修养的追求。镂我袈裟,指的是刻制自己的袈裟,以示纪念和传承。休惊自影,指的是不要惊动自己的影子,即不要被外界的事物所影响。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个人修养的追求,强调了内心修炼的重要性和对外界干扰的抵御。
这首词通过对咏石涛贝多树子鼻烟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禅宗和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