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下下,断断连连,疏疏渺渺密密。几阵飘来,惊醒梦中孤客。他时算到羁愁怅,依稀天涯消息。况更是雨潇潇,千里寸心相忆。
不识纱窗淅沥。也不是、春宵玉阶频滴。数著檐牙,帘外枕边咫尺。郎当数声铃语,怎偏教、分明听出。玉漏尽,又凄凄墙下蟋蟀。

【注释】

高高下下:雨声从上到下,从低到高。

断断连连:雨声断断续续。

疏疏渺渺密密:雨声稀疏、连绵、密集。

几阵:几次。飘来:飘洒下来。惊醒梦中孤客:梦中的游子被雨声惊醒。

他时算到羁愁怅:等到他时,会算出自己因羁旅而忧愁惆怅。

天涯消息:指远方的消息。

况更是:更何况。潇潇:细雨纷纷的样子。千里寸心相忆:即使相隔千里,也思念着你。

数著檐牙:数着屋檐上的水珠。

帘外枕边咫尺:指在帘外听到的水滴声,就在枕头旁边,距离如此之近。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郎当数声铃语:听那风铃叮当作响的声音。

怎偏教:偏偏要让你。分明:明明白白地。

玉漏尽,又凄凄墙下蟋蟀:夜深了,漏壶的水都滴完了,蟋蟀还在墙下鸣叫,发出凄切的叫声。

【赏析】

此词写于作者贬谪郴州期间。这首词描写秋夜风雨,抒写了思乡之情。全词语言清丽,意境幽雅。

开头三句“高高下下,断断连连,疏疏渺渺密密”是写雨声,声音高低长短,有节奏,有层次;接着“几阵飘来,惊醒梦中孤客”是写听觉,雨点飘落,梦醒人惊;“他时算到羁愁怅,依稀天涯消息”两句写思绪,想家念远,愁绪万端。这三句是全篇总起之笔。

接下来四句“不识纱窗淅沥。也不是、春宵玉阶频滴”,是说不知窗外雨声如何,不是屋脊上檐角滴水。这四句中“频滴”二字,用得极妙,把檐角滴水之声写得淋漓尽致。“数著檐牙,帘外枕边咫尺”,写耳听之境,更显得细微入微。“郎当数声铃语,怎偏教、分明听出?”这两句进一步写听觉,突出“数声”二字。“分明”两字用得非常巧妙,把听觉感受写得十分准确,使读者仿佛置身其境,能清楚地感受到作者所听到的雨声。“玉漏尽,又凄凄墙下蟋蟀。”结尾一句“凄凉”二字,将全词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这首词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了秋夜雨景和作者的思乡之情,读来别具一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