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号长安客。闭荒斋、药炉茗碗,换将吟席。三月余寒犹不减,满眼新芜送碧。恼人是、无情春色。那管世间兴亡事,但莺花、依例留陈迹。徒令我,叹非昔。
年时祓禊欢场历。趁嘉辰、琴尊胜赏,慰人衰白。劫后园林今寥落,每向花前太息。漫寻遍、烟郊尘陌。一掬香兰愁波洗,旧繁华、堕影成追忆。吟思黯,曲江侧。
金缕曲 · 戊寅上巳,寂坐空斋,枨触旧游,叠去年社园修禊韵,赋此志慨
还号长安客。闭荒斋、药炉茗碗,换将吟席。三月余寒犹不减,满眼新芜送碧。恼人是、无情春色。那管世间兴亡事,但莺花、依例留陈迹。徒令我,叹非昔。
年时祓禊欢场历。趁嘉辰、琴尊胜赏,慰人衰白。劫后园林今寥落,每向花前太息。漫寻遍、烟郊尘陌。一掬香兰愁波洗,旧繁华、堕影成追忆。吟思黯,曲江侧。
【注释】
①金缕曲:词牌名。又名“凤栖梧”“河渎神”。双调,九十七字;上下片各九句五仄韵。
②戊寅: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上巳:即三月三日,古时在巳日举行盛大的节日活动。
③庚辛:指金朝和西夏。
④长安:指南宋都城临安,即今浙江杭州。
⑤荒斋:指荒凉破败的书斋。
⑥换将吟席:指将书卷、茶壶等物全部换成了诗酒。
⑦三月余寒:三月上旬的寒冷天气。犹:还。
⑧新芜:指刚刚长出的草木丛生的土地。
⑨恼人:惹人心烦。
⑩无情:冷漠无情。
⑪莺花:本指莺鸟与花朵,这里泛指春天的景色。
⑫嘉辰:吉祥美好的时光。
⑬琴尊:指琴瑟和酒杯。胜赏:值得欣赏的美景。
⑭劫后:经过战乱之后。
⑮园林:这里指被战争破坏后的园林。
⑯烟郊尘陌:指烟雾笼罩的郊外道路。
⑰香兰:一种兰花的香气。
⑱堕影:指花凋谢时影子坠落的样子。
⑲曲江:指唐时京城长安城南曲江池。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南宋灭亡后写的一首悼念亡国之音的词作,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国破家亡之痛。全词以“上巳”为题,写自己对故国往事的追忆。上阕开头四句写自己独处孤室,面对残垣断壁,感慨万千。“三月余寒犹不减”,表明作者此时已经过了整整一年,而故国依然未能恢复过来。“满眼新芜送碧”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美好回忆,同时也暗含着对故国的无限怀念。“恼人是、无情春色”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故国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国破家亡之痛。下阕“年时祓禊欢场历”二句,回忆了当年在上巳节举行的祭典仪式,并借祭典仪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漫寻遍、烟郊尘陌”,表达了作者对故国山河的无限思念之情。最后“一掬香兰愁波洗,旧繁华、堕影成追忆”一句,通过描写故国的美好景色,抒发了自己的哀思之情。整首词情感深沉而又细腻,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国破家亡之痛。同时,这首词也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对故国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