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帘垂,朱户静,庭午柳阴直。阶下榴花,独自忍攀摘。那堪艾虎悬丝,鬓绒贴胜。空凝望、海天空阔。
总休说。犹记葵扇题诗,钗映越罗雪。拈枝流光,眉翠总成结。负他两度熏风,几番梅雨,想怀抱、也应非昔。

绣帘低垂,朱门静悄悄,庭院中午的柳荫直挺。阶下榴花独自忍受着攀摘的痛苦。那可堪的是,悬挂在门上的艾虎和丝绳,仿佛能闻到鬓边的香气。空自凝望,海天空阔。

总休说,还记起葵扇上题诗,钗头映照着越罗雪。拈住枝条,流光溢彩,眉翠成结。辜负了他两次熏风,几番梅雨,想她的怀抱,也应该非昔。

注释:

  • 绣帘垂:用细密的丝绸装饰的帘子下垂。
  • 朱户:红色的门。
  • 庭午:正午时分。
  • 阶下:台阶下。
  • 榴花:指石榴花。
  • 忍:勉强忍耐。
  • 艾虎:悬挂在门上的艾草制成的老虎形状的装饰品。
  • 鬓绒:鬓边的头发。
  • 海天:天空广阔无垠。
  • 流光:流动的光彩。
  • 梅雨:梅子的雨,特指初夏时节。
  • 负他:辜负了。他:代指某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端午节日的词,通过描绘端午佳节的景象来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

词的上阕主要描绘了端午佳节的景色。开头几句描述了端午节日的宁静与美丽。接着,词人通过描绘榴花、艾虎、鬓绒等意象,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喜庆。然而,这些美好却无法让作者感到满足,因为他想起了故人。

词的下阕则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思念之情。词人回忆了与故人在节日里的种种欢聚时光,如葵扇上题诗、钗头映照越罗雪等场景都充满了浪漫与温馨。同时,词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人深深的怀念之情,因为故人已经不在了,只剩下自己孤独地度过这个节日。

这首词通过对端午佳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旧日时光的怀念之情。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宋词中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