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沉云,岩飙卷竹。冲寒漫绕栏杆曲。琼瑶踏碎认梅花,枝南笑绽胭脂萼。
香袅金猊,杯浮红玉。花前按谱新声续。双双冻雀绕枝啼,万山欲眠寒烟绿。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误。

“踏莎行·春”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此词上阕写春日景象,下阕写春天的活动,通过描写梅花、红玉、金猊和冻雀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

首句“落叶沉云,岩飙卷竹”,写景,点明时间,为下文的抒情作引子。第二句“冲寒漫绕栏杆曲”,写景,描绘出一幅冰封雪飘、山高林密的景象,为下文写梅花打下伏笔。第三句“琼瑶踏碎认梅花”,化虚为实,把抽象的意境变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第四句“枝南笑绽胭脂萼”,“枝南”指梅花枝头,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盛开的样子。“笑绽”二字将梅花的娇媚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五句“香袅金猊”,化静为动,以动显静,烘托出梅花的香气。接着写赏梅,“杯浮红玉”,用典,红玉杯即玉壶,泛指酒杯;“按谱新声续”,写赏梅时的动作,用典,《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十二》载有《梅花落》,这是一首古琴名曲,相传为楚王钟子期听俞伯牙弹琴而为之起舞。《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有《梅花落》的歌词:“中庭多杂树,罗列生池台。冬夏常青葱,花开复花衰。孤高难再遇,嫁娶无相随。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终期入黄土,都是长相思。”此处借代,指赏梅花之乐,也暗寓着作者自己仕途坎坷的苦闷。第六句“双双冻雀绕枝啼”,运用拟人手法,将冻雀比作诗人自己,既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又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七句“万山欲眠寒烟绿”,写景,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2)

这首词在艺术构思上别具一格,词人巧妙地将梅花置于众景之中,以景传情,情景交融。上片写景写物,下片写人写事。全词语言清新自然,不雕饰,不造作,纯然天籁之音响。

赏析:

此词上片写春光。开头两句“落叶沉云,岩飙卷竹”,先写景后叙事,交代了季节及环境。“冲寒漫绕栏杆曲”,写寒风扑面而来的感觉,以及寒气逼人的冷意。接着两句“琼瑶踏碎认梅花”,化虚为实,把抽象的意境变为形象。“枝南笑绽胭脂萼”,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盛开的样子。“香袅金猊”,化静为动,烘托出梅花的香气。接着写赏梅,“杯浮红玉”,用典,《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二》载有《梅花落》,这是一首古琴名曲,相传为楚王钟子期听俞伯牙弹琴而为之起舞。《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有《梅花落》的歌词:“中庭多杂树,罗列生池台。冬夏常青葱,花开复花衰。孤高难再遇,嫁娶无相随。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终期入黄土,都是长相思。”此处借代,指赏梅花之乐。第六句“双双冻雀绕枝啼”,运用拟人手法,将冻雀比作诗人自己,既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又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七句“万山欲眠寒烟绿”,写景,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是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下片写春游。“踏莎行·春”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此词上阕写春日景象,下阕写春天的活动,通过描写梅花、红玉、金猊和冻雀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这首词在艺术构思上别具一格,词人巧妙地将梅花置于众景之中,以景传情,情景交融。上片写景写物,下片写人写事。全词语言清新自然,不雕饰,不造作,纯然天籁之音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