髻挽巫云,裙拖湘水,祁祁陌上如荼。照天珠翠,春色满平芜。争喜穿花过柳,倚纨扇、扑蝶相呼。东皋望,行人失路,耕者亦忘锄。
踌躇。见多少,采兰赠芍,搔首城隅。漫花艳惊郎,魂断罗敷。结束大堤去也,待果满、犹未回车。撩人处,欲寻高手,仕女画成图。
【注释】
①巫云:女巫的发饰,这里指女子的头发。
②裙拖湘水:裙子拖曳在湘江的水面上。
③祁祁(qí):众多的样子。
④荼:同“途”,道路。
⑤珠翠:用珍珠做成的发饰和翡翠做的首饰。
⑥春色:春天的景色。
⑦采兰赠芍:比喻男子追求美貌女子。
⑧城隅(yu):城边。
⑨大堤:即《白头吟》中的《五噫歌》,相传是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前所作,后来成为男女情爱的象征。
⑩果满:指果实累累。
⑪撩人处:撩拨人心的地方。
⑫仕女画成图:指描摹美女的图画。
【译文】
女子挽着巫山云雾似的秀发,拖着湘江水波般轻盈飘逸的长裙,在平芜一片的大道上款款而行,犹如一群盛开的鲜花。头顶戴着璀璨夺目的珠宝首饰,映照天空,春光明媚,美不胜收。她欣喜地穿梭于花丛中,走过杨柳依依的地方,手执纨扇,轻扑蝴蝶相邀。她在东皋远望,只见那行人失散在茫茫原野,耕者忘却农事去耕作。
徘徊犹豫,她见多少采来鲜花送给情人的女子,搔首踟蹰,站在城隅。漫不经心地赏花,惊鸿一瞥,竟使郎君魂断罗敷村。她又将长裙结束,踏上了通向大堤的路,等待果实丰硕时,还未回车,意犹未尽。撩拨人心的美景,使人神往不已,想寻找高手绘制一幅美女图,以供观赏。
【赏析】
此词为咏叹佳人之作,描写了一个美丽女子的风神绰约、才情出众。全词写景抒情,层次清晰,语言清丽而不失豪放之风。
词的上片描绘了佳人的美丽形象和动人风采。开头二句写佳人的装束和举止。“髻挽巫云”、“裙拖湘水”形容佳人的装束之美。“祁祁陌上如荼”则形容佳人在道路上行走时,其美丽之状犹如盛开的花朵。“照天珠翠,春色满平芜”两句写佳人头戴珠宝首饰,身披翠绿衣衫,春天里走在原野上,四周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争喜穿花过柳”一句则写出了佳人行走时轻盈飘逸的姿态。这四句从服饰到举止、从走路到姿态,无不写出了佳人的漂亮与优雅,为后文进一步刻画佳人的形象做铺垫。
下片则进一步刻画了佳人的美貌与才华。“踌躇”三字既表现了佳人踌躇满志的神态,又暗示了她心中有所思虑;“见多少,采兰赠芍”二句则写出了佳人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漫花艳惊郎”三句则写出了佳人在见到心仪的对象时的羞涩之情。最后两句通过佳人的举动——结束大堤之行——表达了她对于美好事物留恋不舍的情感。
这首词的语言优美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佳人的外貌、气质以及内心情感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美丽而多情的女子形象,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