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葛两更驹过隙,荆花无分重开。人生到此有余哀。灯床风雨话,除是梦中来。
一瞑随尘知未悔,烦忧不到泉台。青山终许骨同埋。伶仃嗟我老,抑塞惜君才。
临江仙 · 更生侄书告除丧,仲弟之殁已逾大祥矣
翻译:
裘葛两季驹过隙,荆花无分重开。人生到此有余哀。灯床风雨话,除是梦中来。
一瞑随尘知未悔,烦忧不到泉台。青山终许骨同埋。伶仃嗟我老,抑塞惜君才。
注释:
- 裘葛两季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如同季节更迭,时光飞逝。
- 荆花无分重开:荆花(一种植物)无法再次盛开,比喻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 人生到此有余哀:指在人生的旅途中,总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悲伤和哀愁。这里的“有余哀”指的是虽然已经度过许多艰难时刻,但仍有未了之情,如亲人的离世、事业的挫折等,让人感到悲痛不已。
- 灯床风雨话:指在昏暗的灯光下,与亲人共度风雨交加的时光,共同回忆过往,畅谈未来。这里的“风雨话”不仅描述了环境,也表达了情感的交融,以及彼此间的深厚感情。
- 一瞑随尘知未悔:形容一个人在临终前,虽然身体已经归于尘土,但内心依然没有后悔。这里的“一瞑”指的是闭上眼睛,即将离开这个世界。“随尘”意味着随遇而安,不执着于世俗的纷扰。“知未悔”则表达了对过去行为的清醒认识,知道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也没有遗憾。
- 烦忧不到泉台:泉台是死后灵魂归宿的地方,这里用来表示自己并不担心死后的事情。这里的“烦忧”指的是烦恼和忧虑,而“不到泉台”则表示即使面对这些烦恼和忧虑,也不会感到困扰或不安。
- 青山终许骨同埋:青山象征着永恒的生命力,这里表示希望自己的骨骼能够与青山共存,象征着自己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依然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和影响。这里的“终许”表示希望或期待,而“骨同埋”则表达了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肯定,认为自己虽然离去,但留下的精神将永远存在。
- 伶仃嗟我老:伶仃是指孤独无助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自己年岁渐长,身体逐渐衰老,而这种孤独无助的状态也让人感到悲哀和无奈。
- 抑塞惜君才:抑塞是指心情压抑不畅顺。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因为朋友的才华而变得压抑不畅顺,既羡慕又惋惜。这里的“惜君才”表达了对自己朋友的才华和能力的赞赏和钦佩。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通过描写诗人与侄子的互动,展现了他对侄子失去双亲的痛苦和思念。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无常、生死离别等,都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特别是“一瞑随尘知未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死亡的理解,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继续。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感人的悼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