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蒲埋首,难重诉、长语音如哀筑。穷鸟枯鱼,自懒慢、相成人谁题目。蜀道行难,燕歌气尽,书又无儿读。酒中狂笑,屠门大嚼无肉。
莫问歌吹扬州,自竹西人散,况篱边菊。何事中郎,还未绝、取笛会稽东屋。老大头颅,半生尽消受,无能粥粥。余酣肠热,醉中乱品横竹。
【注释】
1.菰蒲:指水草。首,这里指人的脑袋。
2.“难重诉”句:意思是说难以再次倾诉衷肠,因为穷途末路了。
3.“自懒慢”三句:意思是自己懒散怠慢,没有人来关心,连成全自己的人也没有了。题目,指关心、帮助自己的人。
4.蜀道:指四川的险要道路。行难,行走艰难。燕歌气尽:指在燕地听到的歌吹声已消失殆尽。燕歌,《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五》中有《燕歌行》,是汉时燕地民歌。
5.书:书信。无儿读:没有儿子读的书。
6.酒中狂笑:指酒后狂笑。屠门大嚼:杀猪宰羊的大口吃食。无肉:指没有什么好吃的。
7.竹西人散:指扬州城里的人已经散去。竹西,即东篱,古代扬州城西有座亭子名“竹西亭”。此处代指扬州城里的人们。
8.中郎:这里泛指读书人的雅号。
9.还绝:断绝。
10.会稽:古地名,今属浙江绍兴市。这里泛指故乡。
11.老大:年老。头颅:指脑袋。粥粥:形容无所事事的样子。
12.余酣:指饮酒到极点。肠热:指酒力上涌,好像火烧一样,形容饮酒过量。横竹:指笛子。
【译文】
我的头发埋在水草丛中,再也不能诉说心中的痛苦和愤懑;像飞鸟一样瘦弱,像干鱼一样迟钝,谁还能来关心呢? 蜀道艰难,在燕地听到的歌吹声也已消失;书信也没有人读了, 酒后狂笑,大口吃饭,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不要询问歌舞之事,也不要管扬州城里的人已经散去,况且篱笆旁边菊花也凋谢了. 何事中郎还未断绝来往,还是取来笛子在会稽屋檐下演奏. 我已年老头昏,一生的事情早已消磨殆尽; 没有什么能让我安心,只是喝得醉醺醺,乱品笛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