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梦东篱,凄绝素心,暝色相携高处。残照翠微,旧月黄昏,佳约有时风雨。漫惜多阴,知道是、秋光谁主。凝伫。曾旧识江山,看人无语。
还喜身健登临,且随分清尊,慰秋良苦。漉巾爱酒,岸帻簪花,商略较谁风度。尽日停云,休更忆、昔年亲故。迟暮。须料理、幽居词赋。
【赏析】
辛未九日,与风余诸子风雨登高
闲梦东篱,凄绝素心,暝色相携高处。残照翠微,旧月黄昏,佳约有时风雨。漫惜多阴,知道是、秋光谁主。凝伫。曾旧识江山,看人无语。
还喜身健登临,且随分清尊,慰秋良苦。漉巾爱酒,岸帻簪花,商略较谁风度。尽日停云,休更忆、昔年亲故。迟暮,须料理、幽居词赋。
宴山亭(重登吴山)辛丑(公元1191年)九月,张鎡同弟风余诸子登高作此词,时已届暮年。
上片写登高所见所感。“闲梦东篱”,点明题意,即在重阳节登高。“凄绝素心”,写自己对东篱之景的感受。“暝色相携高处”一句,化用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中“夕次皖口曲”句意:“夕阳沉沉向三峡,孤帆独去迷归处。”但此处的“暝色”不是黄昏,而是雨后天色阴沉;“高处”也不是江边,而是在山顶。“残照翠微”两句,写雨后初晴,晚霞映山,青山苍翠,白云浮动,给人一种清朗、宁静的感觉。“佳约有时风雨”一句又回到风雨之中。“漫惜多阴,知道是、秋光谁主”,意为:我珍惜这多雨的天气吧!因为秋天的太阳总是不常出现的。这两句既是对前文“霁色”、“残照”的解释,又是对作者自己处境的概括和总结。
下片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凝伫”,久久凝立不动。“曾旧识江山,看人无语”,意为:我曾经多次登上这座山峰,看着那曾经熟悉的山川景色,却只能无言以对。(“看人无语”一句是说作者看着那些熟悉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还喜身健登临,且随分清尊,慰秋良苦”,三句为倒装句式,意为:今天能够健健康康地登山赏景,真是太好了!喝着薄酒,听着松涛阵阵,心情也变得舒畅多了。“漉巾爱酒”,指洗过头后便饮酒。“岸帻簪花”,意为头戴野花。“商略较谁风度”,意谓我们不妨比一比各自的风采如何。最后三句,写登高望远的情怀。“尽日停云”,意为整天都在思考。“休更忆、昔年亲故”,“昔年亲故”即昔日的亲朋好友。“迟暮”,意为年老之时。“须料理、幽居词赋”,意为必须整理一下隐居山林时所写的诗词。
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情真意切,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