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春姿,金屋弄妆,照靥娇霞添妩。朱帔翠璎,蘸笔天香,弹压洛阳新谱。换劫燕脂,尚皴染、瑶台风露。分付。伴流落胡沙,杏花词句。
曾是端冕群芳,又玉案宫绡,尽情抬举。衔花鹿去,挂榜人来,依稀朵云萦护。几阕清平,应未称、倚声家数。愁伫。红萼久、无人为主。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理解内容的同时还要能赏析诗歌。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及思想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赏析。
“倾国春姿,金屋弄妆”两句是说:倾国倾城的娇俏春色,在金屋中梳妆打扮。
“换劫燕脂”一句是说:用胭脂来描绘春天的容颜,如同用墨汁点染画卷一样。(“换劫”指换掉旧日的容颜)
“分付”一句是说:让这流落在沙丘上,像杏花词句一样。
前四句写美人的容貌之美和气质之美。从后四句来看,此诗的主旨是借咏美人之貌抒胸臆之忧。诗人以美人比兴,将政治上的失意与个人遭际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答案】
译文:倾国倾城的娇俏春色,在金屋中梳妆打扮着。换掉旧日的容颜,用胭脂来描绘春天的容颜,如同用墨汁点染画卷一样。让这流落在沙丘上,像杏花词句一样。曾是端冕群芳,又玉案宫绡,尽情抬举。衔花鹿去,挂榜人来,依稀朵云萦护。几阕清平,应未称、倚声家数。愁伫。红萼久、无人为主。
注释:倾国春姿: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金屋:指皇宫。弄妆:化妆。靥(yè):脸旁的笑靥。朱帔翠璎(líng)(luò):红色的外衫和绿色的装饰物,泛指华美的服饰。蘸笔天香:指用笔墨点染出天上的香气。洛阳新谱:即《新唐书》,唐代官修史书,因作者郑樵曾作过宰相,故名。《新唐书》记载唐朝的典章制度,为后世所重。换劫:用胭脂来描绘春天的容颜。燕脂,亦作“燕支”,一种深红色颜料。燕脂燕支,皆指胭脂。这句的意思是:把燕脂般的胭脂来描绘春天的容颜。尚皴(cūn)染:仍然有如皴染一般的浓淡。瑶台风露:指如瑶台一般的美丽景色。这句的意思是:仍像瑶台般美丽的景色。分付:交付。伴流落胡沙,杏花词句:意为让这流落在沙丘上,成为“杏花词”中的一句而已。这句的意思是:让这流落在沙丘上,成为“杏花词”中的一句而已。曾被端冕群芳、玉案宫绡:意为曾受到帝王宠幸、宠爱。端冕:指冠饰端庄。群芳:指众妃子或美女。玉案宫绡:指帝王宠爱。这句的意思是:曾受到帝王宠幸、宠爱。衔花鹿:指汉武帝的传说故事。传说汉武帝在长安宫中建麒麟阁,收集天下名士画像,以表纪念。后来有人盗走了其中的一幅名士画,便用白鹿衔着画来归还。挂榜:指科举考试放榜时的情景。这句的意思是:曾在玉案宫绡上挂上了状元的榜单。几阕清平:指音乐。清平调:原为唐玄宗所制的乐曲名。这句的意思是:曾经弹奏几首清平调的曲子。倚声家数:指善于歌唱的人。这句的意思是:应该算是擅长歌唱的人。愁伫:意思是愁思长驻。红萼久无主:意思是红梅很久没有主人了。这句的意思是:红梅花很久没有人欣赏了。
赏析:
此词写美人的容貌之美和气质之美,以及美人的命运多舛。全词通过咏叹美人的容貌之美和气质之美,抒发了词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担忧之情。
开头两句描写美人的容貌之美和气质之美;三、四句以美人自喻,抒发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忧虑;五、六句借咏叹美人的容貌之美和气质之美,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担忧;七、八句写美人的命运多舛,最后两句写红梅花很久没有人欣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