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节寒梢,盎胸不尽丹渊稿。中庭月皎。影放千寻表。
翠袖空山,日暮怜幽草。苔窠老。吟鸾玄杳。忧恨西窗晓。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碧山锦树”、“碧山花怨”、“紫云归朝”等。双调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此为长调。

题遐庵竹石画卷:题写于遐庵的竹石画卷。遐庵:即王遐庵,字遐民,号遥公,浙江钱塘人。北宋末年著名画家、文学家,工诗词,善书画。

盎胸:满腔热情地吐露心声。丹渊稿:指《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即人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

中庭月皎:庭院之中月光明亮。中庭:庭院。

影放千寻表:影子伸延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千寻:一千尺,古代长度单位。

翠袖空山:指女子的衣袖在山林之中飘动。翠袖:绿色袖子。

苔窠:苔藓生长的凹处。

吟鸾:指吟诗的人。

玄杳:玄妙深远。玄学,即道家哲学,又称黄老之术,汉代以来道教哲学的别称。玄,玄妙;杳,深奥。

西窗晓:傍晚的时候。西窗,西边的窗户。

赏析:

这是一首以咏物抒怀为主的词作。上阕写竹石画卷中的景致,下阕则通过描绘竹石的形象,抒发作者自己孤寂落寞、愁绪满怀的情怀。

这首词描写了幽静的竹林深处,一轮明亮的月光洒在竹枝上,竹影斑驳,投射在远处的山崖之上。翠绿色的袖子随风飘舞在空荡荡的山野之中,日暮时分更是令人感到孤独和凄凉,唯有山中的苔藓依然顽强的生长着。吟唱着玄学的哲理,更让人感到内心的孤独和空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