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残桃叶,送风流,几辈过江人物。瑟瑟清溪,流不尽,荒却半城山色。剪韭循畦,牵萝补屋,许占闲鸥席。故人无恙,坠欢何意重拾。
谁念辛苦营巢,朱门换了,旧垒都陈迹。差喜归来三径在,手植疏桐如幂。滴露研朱,移阴布榻,一枕羲皇易。瓶笙轻度,挑灯聊话今夕。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最后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注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歌残桃叶”,歌,《桃叶歌》。桃叶歌是南朝民歌,为刘禹锡所改编而成。“送风流”,指歌女柳七娘的歌。“几辈过江人物”:指当年在建康(今南京)的许多名门望族及其子弟。他们曾以风流才子著称于世;如今却都过了江,流落他乡。“朱门换了,旧垒都陈迹”:朱门,指豪华的官府大门。陈迹,指过去的遗迹。“差喜归来三径在,手植疏桐如幂”:意思是说,幸好我回到了老家,家乡有一片三亩大的空地,可以种树,于是亲手栽种了两株梧桐,像伞一样覆盖着小园。“滴露研朱,移阴布榻,一枕羲皇易”:意思是说,我把床铺在梧桐树下,把床前的窗格上画上山水图,用琴瑟弹奏着曲子,悠然自得地睡去了。“瓶笙轻度,挑灯聊话今夕”:意思是说,我拿出一只瓶子,轻轻地摇它,一边听那美妙的音乐,一边与妻子聊天,一直到月儿偏西,才上床睡觉。
【答案】
念奴娇①
歌残桃叶,送风流,几辈过江人物。
瑟瑟清溪,流不尽,荒却半城山色。
剪韭循畦,牵萝补屋,许占闲鸥席。
故人无恙,坠欢何意重拾。
谁念辛苦营巢,朱门换了,旧垒都陈迹。
差喜归来三径在,手植疏桐如幂。
滴露研朱,移阴布榻,一枕羲皇易。
瓶笙轻度,挑灯聊话今夕。
赏析:
此篇写归隐生活,词意清新恬淡,意境优美高远,是一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又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词作。
首句起笔不凡。桃花源里人家的歌声早已荡然无存,只有风流倜傥的歌女柳七娘的歌声还在回荡。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无限怀念。“几辈过江人物”一句,既指出了当时建康城中曾经有过的辉煌,也写出了今日的萧条。“几辈”二字,写出了时间的久远;“过江”二字,写出了当时的形势。“谁念辛苦营巢,朱门换了,旧垒皆陈迹”三句,则进一步写出了作者对世事沧桑变迁的感叹。作者从自己的处境出发,联想到那些曾经在朝廷中身居要职、享受荣华富贵的达官贵人,而今都已不在人世,只剩下一些旧日的门第遗址供人凭吊,而那些门第也早已不复存在了。“差喜归来三径在”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归隐田园的喜悦之情。“三径”一词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原意为门前小路旁的三条小径。这里用以代指自己的家,表明自己终于摆脱了世俗的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
下阕主要描写的是归隐田园后的惬意生活。前四句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作者把床安放在梧桐树下,用琴瑟弹奏着曲子,悠然自得地睡去了。此时此地,仿佛进入了仙境。“瓶笙”二句,则进一步写出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瓶笙”是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此处用来代指音乐;“挑灯聊话今夕”则表现了作者与妻子在月光下交谈的情景。这一夜,作者与妻子共度良宵,谈论人生、理想等话题,直到月儿偏西,才上床休息。“轻”“聊”二字,表现出了夫妻二人亲密无间的感情。整首词通过对作者归隐生活的具体描绘,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这首词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平淡之中见真情、自然之中见真趣。词中没有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和精巧的结构,而是通过平实的语言、朴素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田园世界。同时,通过对作者与妻子共度良宵的情景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