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红一片琼箫,流尘如梦回风过。伤心怕问,岁寒宫袖,玉蝉花朵。送老年涯,背时颜色,旧情偏左。任朦胧睡眼,偎衾自恋,三两点,残镫火。
望断朝班青琐。换凄凉、金门颓卧。谁家儿女,铜街笑语,迎新妆裹。惹鬓繁枝,沾唇美酒,浇愁无那。祗细书彩胜,宜春消息,待梅梢破。
【注释】
软红一片琼箫:用《水龙吟》的曲名来形容春天的繁华。流尘如梦:流言蜚语就像一场梦。岁寒宫袖,玉蝉花朵:《汉宫秋》中有“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句子,这里用“年寒”指皇宫中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送老年涯:年纪已高。背时颜色:形容容颜憔悴。旧情偏左:偏袒旧日的友情。朦胧睡眼:朦朦的眼睛。三两点残灯:形容夜深。青琐:古代宫殿、官署的门上所刻的图案,此处泛指朝廷。金门颓卧:比喻自己被贬为金门待诏。谁家儿女,铜街笑语,迎新妆裹:形容新年里人们的欢乐。惹鬓繁枝:形容头发多而杂乱,这里指头发稀疏。沾唇美酒,浇愁无那:意思是说只有美酒才能解愁,但是愁绪太多无法消除。祗细书彩胜:只写些细字小楷。宜春消息:宜春是地名,这里指春天的消息。
【译文】
春天的繁华像一片软红一样,流言飞语犹如一场梦。伤心的是问起年龄和容颜,只见岁寒宫里的人们,玉蝉花朵都枯萎了。年迈的人已经衰老,容颜憔悴,偏袒旧日的友情。夜深时分,朦朦的睡眼,蜷缩在被子里自得其乐,只是三两点残灯微弱的光芒。
望断朝班青琐:盼望着朝廷能重用我。换凄凉、金门颓卧:比喻自己被贬为金门待诏。谁家儿女,铜街笑语,迎新妆裹:形容新年里人们的欢乐。惹鬓繁枝:形容头发多而杂乱,这里指头发稀疏。沾唇美酒,浇愁无那:意思是说只有美酒才能解愁,但是愁绪太多无法消除。祗细书彩胜:只写些细字小楷。宜春消息:宜春是地名,这里指春天的消息。
【赏析】
此词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的一首七言律诗体小令。词中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对朝廷的怀念之情。
开头两句描写京城元宵节的盛景:“软红一片琼箫,流尘如梦回风过。”京城元宵佳节,灯红酒绿,繁华热闹。但此时作者却无心欣赏美景,因为京城的喧嚣与自己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使他倍感孤独,因此以“流尘”暗喻自己的处境,“软红一片”又暗示京城繁华的表象下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伤心怕问,岁寒宫袖,玉蝉花朵。”面对这样的现实,自己只能独自承受,不敢向身边的人倾诉自己的苦衷与忧愁,只能在心底暗暗地承受这份悲伤。同时,他回忆起曾经与朋友们一同欢聚的美好时光,那些年华似锦的日子仿佛就在昨日,而如今只剩下回忆中的遗憾。“岁寒宫袖,玉蝉花朵”,则进一步烘托出他的悲凉与无奈。
诗人将笔触转向了京城之外的世界。“送老年涯,背时颜色,旧情偏左。”在这里,作者以“送老年涯”形容自己年老体衰的现状,“背时颜色”则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他也不忘提及过去的友情:“旧情偏左”。这些回忆让他更加思念过去的朋友,也更增添了一丝伤感。
诗人又将笔触转向了京城之外的百姓生活:“谁家儿女,铜街笑语,迎新妆裹。”在新春佳节之际,京城的大街小巷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孩子们欢声笑语、脸上洋溢着笑容,迎接着新的一年的到来。而这一切对于作者来说却显得如此遥远、陌生。他只能独自坐在书房里,对着窗外的景色发呆,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诗人再次回到京城的主题上来:“惹鬓繁枝,沾唇美酒,浇愁无那。”在京城里,虽然可以见到昔日的朋友们,但是他们的笑容并不能驱散自己的忧愁。反而,那些繁华的景象更让他感到孤独无助。因此,他在书房里写下了许多诗词,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然而,这些作品也只能成为他心中的一种寄托而已。
整首词以京城元宵节为背景,通过对京城内外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他既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也怀念着过去的时光与朋友。这种复杂的情感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